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对马王堆汉墓帛画《太一将行图》的考证研究。文章首先概述了帛画的历史背景、出土情况和研究现状,然后详细分析了帛画的内容,包括帛画的命名、拼缀复原、神像和题记的考证,以及帛画的性质、用途与巫道辟兵术的关系。文章通过对帛画的详细解读,提出了对帛画性质的新认识,并探讨了它与道教的关系,认为帛画是巫道辟兵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了古代对太一神及其神祇的崇拜和祈福心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帛画的命名和拼缀复原
文章对帛画的命名和拼缀复原进行了详细考证,提出了新的拼缀方案,并解释了帛画中神像的排列和题记的含义。
关键观点2: 神像和题记的考证
文章对帛画中的神像和题记进行了详细考证,包括雷神、雨师、武夷子、丧(桑)林、我虒裘、风伯(或蟾蜍神)等神祇的形象和题记的解读。
关键观点3: 帛画的性质、用途与巫道辟兵术
文章探讨了帛画的性质、用途,并认为其与巫道辟兵术有密切关系,反映了古代对太一神及其神祇的崇拜和祈福心理。
文章预览
马王堆汉墓帛画《太一将行图》新证 刘钊 目次 一 帛画的命名和拼缀复原 二 帛画主神外的神像和题记考证 三 帛画主神神像和题记考证 四 帛画的性质、用途与巫道辟兵术 马王堆汉墓帛画《太一将行图》1973年末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东椁箱的一个黑色漆奁中,经拼缀,呈现出一幅由约十六个大小不同、残损严重的帛片组成的帛画。帛画高约43.4、宽约45.1厘米。帛画用整幅黄褐色细绢制成,上用墨、赤、白、藤黄和花青等五种颜色绘有七个神祇和三条龙的形象 [1] 。七个神祇图像中六个旁边有题记,三条龙图像中二个旁边有题记。二条带题记的龙之下还有四个字的题记。帛画最右侧有一行祝祷词。1986年,周世荣先生将《太一将行图》命名为《社神图》并第一次公布了照片 [2] 。但因拍摄或印刷的原因,照片显得很模糊。1990年,周世荣先生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