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一起因医疗机构开除员工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员工朱某因服务态度问题被投诉,医疗机构在未经正当程序的情况下将其开除。经过仲裁和法院审理,最终认定医疗机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案件背景
朱某进入某医疗机构工作,签订劳动合同。后因服务态度问题被投诉,医疗机构将其开除。
关键观点2: 仲裁和法院审理
仲裁委员会裁定医疗机构需支付赔偿金。医疗机构不服提起诉讼,法院认定其解除劳动合同依据不足,属于违法解除。
关键观点3: 法官说法
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和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合法合规,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劳动者被辞退时,应核实自己是否违规、用人单位程序是否合法。
文章预览
鲁法案例【2024】583 (图源网络 侵删) 案情简介 2020年8月,朱某通过公开招聘进入某医疗机构工作,并与该机构签订劳动合同。2023年7月20日,朱某接到市民投诉,指控其服务态度不佳、工作懈怠等问题。同年7月25日,该医疗机构经过调查,认为朱某的工作态度极不端正,服务意识淡薄,已对单位形象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为严明纪律,该机构在未事先通知工会的情况下,对朱某作出了开除处分。随后,为确认劳动关系及追讨赔偿金,朱某向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了仲裁申请。 仲裁委员会经审理后,作出了仲裁裁决书,裁定该医疗机构需向朱某支付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产生的赔偿金19245.36元。医疗机构对仲裁裁决表示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在起诉前对原本应事先通知工会的相关程序进行了补正。 法院审理 法院审理认为,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