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被告唐某因生意需要向原告张某借款200万元,因生意破产无力偿还。原告因家庭压力巨大,只能诉诸法院。法院采用“调解+赋强公证”模式,经过法官的沟通协调,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唐某同意从2025年3月起每月还款5万元。这一模式有助于债权人快速实现债权,提高司法效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案件背景
原告张某与被告唐某原是朋友,唐某因生意需要向张某借款200万元。后因唐某生意破产,未能及时偿还借款。而张某的家庭遭遇困境,老公和女儿都患了癌症,需要巨额治疗费用。
关键观点2: 调解过程
韦菊法官采用“调解+赋强公证”的方式,积极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协调,认真倾听双方的想法,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并从法理、情理等多个角度进行疏导调和。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关键观点3: 调解结果
被告唐某同意从2025年3月起每月还款5万元,直至还清所欠款项。公证处对该协议进行了赋强公证,纠纷得以化解。
关键观点4: 赋强公证的解释
赋强公证即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是一种法律手段。通过公证被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可以不经诉讼直接进入执行程序,有助于债权人快速实现债权,提高司法效率。
文章预览
2024年广西案例说法 “法官,我老公和女儿都患了癌症,这是一笔‘救命钱’,他再不还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原告张某一边抽泣一边说道。 近日,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法院通过“调解+赋强公证”模式,成功化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获得双方当事人一致认可。 原告张某与被告唐某原是朋友。 2018年,因做生意需要资金, 唐某 向张某借了200万元,并出具了借条,约定在2022年前还清。 后唐某因生意破产,无力偿还银行欠款,被诉至法院,其资产全部被法院依法查封。 因此也未能及时偿还张某的借款。 而张某的老公和女儿又先后查出患了癌症,巨额的治疗费用压得这个家庭喘不过气,无奈之下她只能诉至武鸣区法院,要求唐某偿还200万元的借款。 “这个案子的双方当事人情况都很特殊,不能机械办案,要从有利于矛盾化解的角度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