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航工业航宇联合多方进行的“向上弹射人体防护装置生物动力学试验”的情况。试验旨在解决飞行员在佩戴综合显示头盔进行高速弹射时面临的颈部扭伤/拉伤、骨折/脱臼等风险。试验过程包括真人弹射模拟和假人弹射模拟,并获得了不同加速度弹射工况下人体颈部肌电信号和力学特征参数等数据。这一突破填补了航空医学防护领域技术的空白,并为新型弹射座椅研发提供了关键性的人体防护工效学支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试验背景
现代战机的发展带来了综合显示头盔重量的增加,导致飞行员在操作战斗机时面临颈部扭伤/拉伤、骨折/脱臼等风险。
关键观点2: 试验过程
试验时通过模拟飞行员弹射时的甩打效应,测试了人体上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肉的肌电信号,并利用多种测试手段捕捉毫秒级冲击动态数据。
关键观点3: 试验意义
试验成功建立了向上弹射工况下人体颈椎生物力学特征数据库,解决了单一试验手段中数据获取不全等问题,这一突破填补了航空医学防护领域技术的空白。
关键观点4: 航空防护救生专业拓展
新一代火箭弹射座椅将飞行员颈部防护技术作为研究重点,以提高飞行员的生命安全保障和职业健康为目标。
文章预览
为提高飞行员作战能力,保障飞行员颈部健康。近日,中航工业航宇牵头,联合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中心、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和天津理工大学,首次开展了“向上弹射人体防护装置生物动力学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试验背景 随着现代战机向多用途、信息化等方向发展,具备光学显示、定位瞄准、夜视成像等功能的 综合显示头盔 已广泛应用于作战训练。综合显示头盔在具备高科技显示功能的同时,也带来了显性的物理特征,即综合显示头盔比普通保护头盔重量增加一半以上,这增加了飞行员的职业风险——飞行员在操作战斗机连续翻滚和加速时,需要不停地转换头部姿态观察外部情况,导致飞行员颈部拉伸和扭转负荷超出耐受阈值,易造成颈部扭伤/拉伤、骨折/脱臼等损伤, 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的高速弹射。据统计,在超过1100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