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
关键时刻还看新京报!这里有最生猛的调查报道,这里有朋友圈最重磅的深度文章。只提供有价值的新闻,只负责挖掘真相!慧眼看中国,我们就是你的4D眼镜。
今天看啥  ›  专栏  ›  新京报

华莱士或被低价低利模式“反噬”

新京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3-18 13:25
    

主要观点总结

新京报记者卧底华莱士门店发现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包括食材过期、使用问题油、卫生状况差等。华莱士的食品安全管控体系与其发展规模不匹配,引发消费者担忧。门店数量庞大但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业内人士指出其食品安全意识较弱,食品安全管控体系不健全。华莱士采用众筹开店模式,低价和下沉市场成为其迅速扩张的原因,但低毛利率引发隐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华莱士门店食品安全问题频繁被发现

新京报记者卧底发现门店存在食材过期、使用问题油、卫生状况差等问题。

关键观点2: 华莱士食品安全管控体系与其发展规模不匹配

作为大型连锁快餐品牌,华莱士的食品安全问题频现,反映其食品安全管控体系的不健全。

关键观点3: 华莱士采用众筹开店模式

这种模式降低了创业门槛,激发了合伙人的积极性,但也带来了食品安全管控的难题。

关键观点4: 华莱士的低价策略和其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

华莱士的低价策略使其在下沉市场迅速扩张,但低价格代表着低利润,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关键观点5: 消费者对华莱士食品安全的担忧

消费者不仅关注价格,更看重质量和安全,华莱士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消费者担忧。


文章预览

新京报记者梳理华莱士最近几年被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注意到,这次“翻车”并非个案。 全文3828字,阅读约需7分钟  新京报记者 王萍 编辑 王琳 校对 杨利 食材过期就更换新的效期标签,炸油呈现深褐色,变软的薯条重复炸制,店长称“长期找中介办假的健康证”……今年2月以来,新京报调查组记者在河南郑州、安徽合肥的两家华莱士门店进行卧底暗访,发现其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相关报道: “华莱士套餐让我上吐下泻”,记者卧底华莱士,发现了原因—— ) 新京报记者梳理华莱士最近几年被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注意到,这次“翻车”并非个案。根据其网站的公开资料,截至目前,华莱士的门店数量达2万家。这个数字远超肯德基和麦当劳。以低价路线、下沉市场为特点的华莱士已经覆盖超过30个省份、350个城市。 巨大的门店数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