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围绕小米SU7 Ultra碳纤维挖孔前舱盖的争议进行报道。车主提车后对其性能提出质疑,并指出宣传与实际使用效果存在落差感。小米汽车针对争议做出回应,承认信息表达不够清晰并采取措施解决。争议焦点在于该前舱盖是否属于提升性能的神器还是追求外观的智商税。文章还提到小米SU7 Ultra量产版正在挑战纽北赛道,后续发展值得期待。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米SU7 Ultra碳纤维挖孔前舱盖的争议
车主提车后对碳纤维挖孔前舱盖性能提出质疑,指出宣传与实际存在落差感,引起网友热议。
关键观点2: 小米汽车的回应
小米汽车承认信息表达不够清晰并采取措施解决争议,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和赠送积分以表诚意。
关键观点3: 性能与外观的争议
争议焦点在于碳纤维挖孔前舱盖是提升性能还是追求外观,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绝对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需求。
关键观点4: 小米SU7 Ultra的定位与宣传
SU7 Ultra的定位与宣传发生错位可能引起车主的“落差感”,而量产版正在挑战纽北赛道,后续发展值得期待。
文章预览
前段时间,小米 SU7 Ultra开始陆续交付了。 在车主们美滋滋提车拍照的时候,有另一种声音出现了。 “哎?我4.2 万元买的碳纤维挖孔前机盖,好像不是那回事儿啊?” 一些车主在机盖上摊上纸巾,拿鼓风机吹风道,纸巾纹丝不动;往风道里喷烟雾,机舱里依然没啥动静。 此外,有车主拆解后发现,该前舱盖内部结构与未选装车型无异,且未与任何散热或气动系统相连。 在大家吐槽了一周后,小米汽车突然发布了最新一期的答网友问,针对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争议做出了回应。 小米表示,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碳纤维整体使用面积达到1.73㎡,给整车带来了1.3kg的减重。在满足复刻外造型的需求之外,还提供了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 同时小米承认,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对此深表歉意,将采取以下措施: 对于未交付的订单,将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