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南昌港城区港区、昌东港区等规划的修订及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情况,涉及货运码头规划、港口性质、功能、规模、岸线利用、总体布局等方面。文章还提到了港口对区域岸线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推荐更多优质平台共享南昌盛况。最后强调了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推送规则变更,提醒读者注意订阅设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南昌港规划修订涉及多个港区,包括城区港区、昌东港区及厚田港区小洲岸段。
本次规划基础年为2023年,水平年为2035年。规划内容包括货运码头规划、港口性质、功能、规模、岸线利用、总体布局等。
关键观点2: 南昌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是区域综合立体网的重要枢纽。
港口功能以集装箱、干散货、件杂货、液体散货和商品滚装汽车运输为主,依托港口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多式联运和港口物流业。
关键观点3: 各港区的具体规划内容。
城区港区重点发展旅游客运和支持系统码头,近期保留原有部分货运功能,远期逐步将货运码头外迁。昌东港区以重大件、散货等运输为主,主要为南昌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航空城、临港产业大宗物资中转以及周边地区矿建材料运输服务。厚田港区以散货、件杂货运输为主,主要为长堎工业园、昌西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观点4: 港口规模预测和岸线利用情况。
预测城区港区2035年客运吞吐量为130万人,昌东港区2035年吞吐量为1000万吨,厚田港区小洲作业区2035年吞吐量为550万吨。本次规划修订共规划港口岸线6.69公里,其中已利用2.91公里,占比43.5%。
关键观点5: 港口对区域岸线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
根据规划测算,单位码头岸线吞吐量为2316.9吨/米,在全国内河港口中处于中等水平。港口用水、用地情况也得到了关注,建议港口在运营过程中注重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