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Dhamma

四食、食相应

Dhamma  · 简书  ·  · 2018-10-03 07:36

[导读:四食;食相应]

古印度认为有四类食物能长养身心,即四食:

麤抟食:物质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称食物为抟食。

细触食:根、境、识三者接触而生喜乐、长养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到美色,乃至身体触摸细滑,都是细触食。

意思食:以思考、意志而维繫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粮」。

识食:有识阴的识知、觉知作用,而资益身心。即卷二第39经所形容「取阴俱识」。

第一次听闻「四食」的说法时,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奇怪,为什麽会有形而上的食物?这是因为佛法中的「四食」是根据「长养五阴」来讲的:

麤抟食:和「色阴」相关。

细触食:和「受阴」相关。

意思食:和「想阴、行阴」相关。

识食:和「识阴」相关。

人是五阴的集合体,因此便将能够长养五阴的,归纳为四食了。

修行四念处(参见卷二十四)可以如实知四食,进而对治对四食、五阴的执著:

身念处:对治对「麤抟食」的执著。

受念处:对治对「细触食」的执著。

心念处:对治对「意思食」的执著。

法念处:对治对「识食」的执著。

《杂阿含经》「食相应」的内容即本卷第371~378经,是跟四食相关的经文,尤其探讨四食相关的因缘。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