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山东大学联合多个研究团队在Cell杂志上发表的两篇关于质子感知受体GPR4的研究论文。第一篇论文详细阐述了GPR4在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机制、质子感知功能及其在血液pH平衡中的作用。第二篇论文鉴定了雄激素膜受体GPR133,阐明了其在骨骼肌中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并发展了特异性GPR133的小分子配体。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一:GPR4的进化适应机制
该研究发现不同物种的GPR4在质子感知中存在共同和物种特异性的机制。研究了GPR4如何适应不同环境的pH值,并揭示了质子感知的分子机制。研究还表明,GPR4在维持血液pH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观点2: 研究二:GPR133的鉴定和雄激素作用机制
该研究鉴定了雄激素膜受体GPR133,阐明了其在骨骼肌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还发现了DHT与GPR133结合的两种模式,并通过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结合结构。基于这些发现,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小分子化合物AP503,能够专门激活GPR133受体,为开发更安全的雄激素替代药物提供了新方向。
关键观点3: 合作团队和成果
研究由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团队联合多个国内外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研究成果对于理解质子感知受体的进化适应、药物设计和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