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一起关于二手奢侈品手表的买卖纠纷。买家小陈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了一块浪琴手表,发现其包装和质保卡非正品后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商家构成欺诈并要求赔偿。法院根据案情综合考虑,判决商家退还部分货款。同时,文章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二手奢侈品时需谨慎选择交易渠道,并保留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权益。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案件背景
小陈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二手浪琴手表,支付8000余元后发现手表的包装和质保卡非正品。
关键观点2: 主要争议
双方争议在于商行交付非正品的表盒、保卡是否构成欺诈,小陈要求“退一赔三”。法院审理后认为商行交付的手表为正品,已履行主给付义务,不构成欺诈。
关键观点3: 法院判决
法院综合考虑全案情况,酌情认定商行退还小陈1500元货款。
关键观点4: 法官提醒
消费者在购买二手奢侈品时需谨慎选择交易渠道,并保留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权益。部分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建立了发货前鉴定流程以保障商品质量。
文章预览
贵价手表闲置吃灰 不如转卖回回血 谁知手表是真货 包装、质保卡都非正品! “半真半假”难出手 原卖家却说: 我可没说都是真的啊! 案情简介 小陈通过某电商平台,在某贸易商行开设的店铺购买了一块二手浪琴手表,支付货款8000余元。后经鉴定,该手表为正品,表盒与保卡并非正品,小陈诉至法院,主张贸易商行构成欺诈,要求全部货款退一赔三。 法庭上,小陈称,收到商品时并未录制开箱视频,直至准备将手表出售时,才从别人处知晓保卡是假的,他到官方网站上查询,无法根据该质保卡查询到相关售后信息。后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 手表为真,保卡却是假的。 小陈认为 保卡是奢侈品的身份证明和保修凭证,商家销售的时候说的是“全套包装”,但实际收到的却是假的包装和保卡。对于奢侈品而言,全套包装和单块手表价值完全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