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近期,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履职,查处了一批直播电商典型案例,以引导直播电商经营主体依法合规经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本文选取了十起典型案例进行介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的虚假宣传案
北京萱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某直播平台通过虚假用户评价宣传其销售的果冻具有减肥效果,被罚款10万元。
关键观点2: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的虚假宣传案
杭州杰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直播中虚假宣传商品性能,被罚款20万元。
关键观点3: 河南省郑州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的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销售案
郑州禾兰仕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取暖器,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罚款。
关键观点4: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
宁波海曙孙丽服装店未经许可销售仿冒某知名品牌注册商标的服装,被罚款并没收侵权服装。
关键观点5: 山东省青岛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的广告使用医药用语行为案
青岛科曼奇商贸有限公司在直播推广普通产品时提及产品疾病治疗功能,误导消费者,被罚款10万元。
关键观点6: 湖北省仙桃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
马某在网上销售绣制有近似某知名品牌标识的羽绒服,未获得商标授权,被罚款并没收侵权羽绒服。
关键观点7: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的虚假宣传案
广州创梵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直播带货中虚假宣传化妆品、家用电器等功能,被罚款51万元。
关键观点8: 浙江省诸暨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的直播销售以假充真珍珠案
阮某某直播销售仿珍珠产品并伪造鉴定证书,销售金额巨大,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关键观点9: 广州辛选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虚假宣传案
广州辛选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播在直播中夸大宣传、虚构商品功能,欺骗消费者,被罚款175万元。
关键观点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市场监管局查处的虚假宣传案
和田圣贤珠宝有限公司设置虚假挖玉场景欺骗直播间观众,提高直播间人气,违反了网络反不正当竞争规定,被罚款3万元。
文章预览
为加强直播电商监管,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履职尽责,近期查办了一批直播电商典型案例。为引导直播电商经营主体依法合规经营,震慑违法违规行为,共同营造网络交易良好生态,现选取一批案例予以公布。 一、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查处北京萱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 经查,北京萱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事人)在某直播平台上,通过其运营的店铺及账号销售“萱妍堂红颜草莓桑葚燃咔果冻”,该果冻为普通食品,无保健品、药品资质。当事人自2024年5月起,从某微信用户处购买跟播服务,为其提供直播间增加人气、互动评论等服务。2024年9月、2024年10月,在当事人直播时,该微信用户先后通过数十个账户在当事人直播间互动评论1500余次,包括“我喝酒夜宵还瘦了7斤,就2盒”“踩过太多坑,没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