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race_Gu
Grace,95后御姐,日更千字以上,毒舌,犀利,有时温情逗逼,专注女权和热点,相信不会写文章的财务管理狗🐶不是好美女。
今天看啥  ›  专栏  ›  Grace_Gu

女人,请停止无谓的战争

Grace_Gu  · 简书  ·  · 2018-01-02 23:31

(一)

刚过去的2017年,HBO热播剧《大小谎言》获得了艾美奖。

除了家庭暴力,校园欺凌的主线,全职妈妈和职场母亲的选择,也着实引人深思。

几位全职妈妈生活富裕,可她们内心深处,也对自己的选择不甚满意。玛德琳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剧场的兼职上,好让自己有事可做;当戏剧停演时,不惜和工作人员发生争执。Celeste曾是个律师,为了照顾家庭,放弃了光鲜的职业。她看似衣食无忧,幸福美满,可直到用专业知识,替玛德琳解决剧场纠纷,她才看清了工作的意义,重拾了自我的价值。她这才恍然大悟,多年来,自己一直在做好妈妈该做的事,但只做个妈妈,并不能满足自己。

然而,即使有再多的烦恼,再多的不甘,全职妈妈也很难认可职场妈妈。她们自立团体,将工作母亲排除在外;在她们看来,那些全职工作的妈妈,成天忙着开会,满口谷歌雅虎,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比孩子还多。她们不理解,一个身为人母的女人,干嘛还要拼命工作;如果确实热爱工作,当初又为什么要生孩子?

故事的B面,则是职场妈妈的五味杂陈。Renata是个公司高管,事业有成,经济独立,令人侧目;但她永远那么忙,女儿上学的第一天,她抽空送孩子上学,却在校门口接着工作电话,招来了全职妈妈异样的目光。Renata也对此郁闷不堪——凭什么身为母亲,努力工作,就成了主妇眼里的异类?自己不想做全职妈妈,究竟招惹了谁?

这样的“母亲大战”,让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互不相容,却在现实中普遍存在。在谷歌上搜索“妈咪战争”,竟能得到千万条结果。

早在世纪之交,有人就曾预言,未来的世界,即将迎来“她”时代;这是女性最好的时代,女人可以追求事业,自立为王,不必仰食于他人;越来越多的女人在职场上身剧高位,打破了玻璃天花板;鸡汤处处给人打着鸡血——你的生活你做主,你的人生有无限可能。

然而,这也是个充满争议的时代。社会告诉女人,你们应该经济独立;育儿的标准,却也随着时代在步步提高;人们自以为拥有自由,可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的对峙,却让自由不值一提——放慢事业,回归家庭的女人认为,陪伴才对孩子有利,自己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家庭;追求事业的女人极力证明,当自己忙于工作时,孩子依旧不受影响。双方各执一词,却始终没有定论;无论选择事业,还是回归家庭,她们似乎终将后悔。

(二)

这种两难境地,也曾困扰过Facebook COO Sheryl Sandberg。

Sheryl在《向前一步》中写到,过去,当她开车送孩子上学,看到其他母亲留在学校做义工时,也会怀疑自己不能陪着孩子,会让他们的成绩每况愈下。

儿子班上的全职妈妈,对班级同学了如指掌,为学校活动鞍前马后;这让她感觉,自己是个糟糕的母亲,对孩子太不用心。

她经常怀疑,全职妈妈暗中议论自己忙于工作,不顾孩子;不少全职妈妈,大概也对她有所猜忌,认为她也对她们的选择颇有微词。

后来,Sheryl写下著作,鼓励女性追求事业。她也终于明白,自己的愧疚,不过是自寻烦恼;数据和研究表明,选择工作,不会危及孩子的成长。女性应该紧密团结,为平等不懈努力,而不是相互扯台,浪费精力;所谓的“妈咪战争”,不过是无用的内耗;无论是全职工作,还是相夫教子,女人都该相互尊重。

(三)

其实,所谓的妈咪战争,也映射了生活的无奈——你的选择,你的生活,永远不会完美,甚至有可能荆棘密布。

撒切尔夫人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也是全球第一代女性领导人。她的成就,让万千女性看到了成功的希望。而且,她有个深爱她的丈夫和一对双胞胎儿女。她初登舞台,就向世人证明,七十年代的女权运动之后,女人再也不用为事业放弃家庭。

可事业家庭双收的神话,不过是铁娘子编织的梦境;梦醒之后,一切的幻影,都化作了浪花的泡沫。丈夫去世后,撒切尔夫人独自居住在伦敦富人区,儿女很少前来探望;对此,女儿卡罗尔直言说,母亲不该抱怨成年的子女不常回家,因为我们小时候也常常见不到母亲。

在已婚女性普遍不工作的年代,撒切尔夫人却在孩子年幼时,忙于参选议员,早早入主了下议院。她顶着压力,一路摘到王冠,却不曾想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几乎让她失去了孩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撒切尔夫人后悔地表示,假如时光倒流,她不会步入政坛,因为从政对家庭生活影响太大。

然而,纵然有千般悔恨,撒切尔夫人实现了理想,创造了历史,活在聚光等下,即使有非议,有缺憾,依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有的女人,她们放弃事业,洗手做羹,终日操劳,却得不到一丝一毫的认可。

今天早晨,有篇文章说,全职妈妈是家庭幸福的头号杀手。

作者肯定了全职妈妈的付出,知道全职妈妈确实辛苦;但在他看来,全职妈妈的负面影响,远大过优势——

全职妈妈忙于照顾家庭,丈夫则在外拼命工作,缺乏他人理解与沟通,容易陷入情感低洼,用出轨填补空虚。

全职妈妈往往把孩子当作全部,只为孩子而活,让孩子无法独立,反而教不出优秀的孩子。

全职妈妈没有收入,也很难重新就业,如果丈夫失业,家庭会瞬间陷入困境。

全职妈妈和丈夫缺乏共同语言,长此以往,会影响夫妻感情。

全职妈妈宥于厨房与卧室,缺乏社交,埋没了生活的其他可能;一旦被丈夫抛弃,更是脆弱不堪。

我不能否认,作者的观点,也不是信口开河;这些现象,也在全职妈妈身上,或多或少得存在着。

我也不会鼓励女人辞去工作,回归家庭;因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等于将人生大权交给了别人;全职妈妈的贡献,却往往不被承认。我不会建议任何人,走上一条高风险,高难度,却看不清回报的路。

但我反对因为风险和难处,对全职妈妈污名化。

我钦佩一切女强人 ,尤其是那些有了孩子,依旧一路奋斗,在工作上做出成就的女人;她们让人相信,除了被迫的选择与放弃,女人的世界,还有星辰大海。

但我同样不会看轻全职妈妈。只要对自己和家人负责,只要不活成怨妇,她们的选择,一样无可厚非。

所谓女权,也不是强迫女人外出工作;我们竭尽所能,是为了机会平等,为了自由选择,而不是用自己的想法,绑架别人的生活。

毕竟,甲之蜜糖,或许是乙之砒霜。更何况,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全职在家;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外出打拼。

当你对他人作出评论时,请不要忘记,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你这样优越的条件。

(四)

无论是否工作,想法如何,每个妈妈,每个女人,又何尝不该懂得理解与支持。

当职场妈妈忙于工作时,请别再说她们自私,对孩子不闻不问;她们或许是养家主力,或许不适合居家,或许是想成为孩子的骄傲,或者仅仅是热爱工作。你听不到她们的心声,就别质疑她们的真心。

当全职妈妈放弃工作,一心照顾孩子时,请别再说她们无能,对家庭毫无贡献;她们或许只是暂时如此,或许是只为了家庭,或许不过是想要陪伴孩子。你不了解她们的处境,就别干涉她们的生活。

世上有太多的争执,太多的不解,太多的矛盾;它们也许能够调和,也可能无法解决。但妈咪战争,想必是道伪命题。因为双方的误解,本可以不必存在;个人的选择,也从来没有对错。身为女人,身为母亲,本该有着同样的利益,相似的烦恼,又何必因为琐事,让姐妹之情不再?

(五)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说过,地狱为不帮助同性的女人预留了位置。那些与同性勾心斗角,锱铢必较的女人,看似痛快一时,却终将败给自己。

只有消除嫌隙,并肩作战,身为个体的女性,才能获得真正的权益,成为自己想要的人。

那是四十多年前,女权先驱倡导的一切,也是我们翘首以盼的未来。

所以,身为女人,请停止无谓的战争;为了千千万万人,也为了你自己。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