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围绕2024年沪铅价格的运行逻辑进行阐述,包括原料紧张、供应缩减、宏观扰动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废电瓶的供需情况、环保管控的严格程度以及铅市终端需求的状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沪铅价格运行逻辑
文章详细描述了沪铅价格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运行逻辑,包括新国标实施、海外再通胀预期、再生铅厂减产、供应逐步恢复等交易逻辑。
关键观点2: 废电瓶的供需矛盾
废电瓶作为再生铅的主要原料,其供需结构性矛盾对铅价产生明显影响。文章指出废电瓶货量有限,再生铅产能不断扩张,导致需求增加,对铅生产成本产生压力。
关键观点3: 环保管控的影响
环保管控对铅市供应、生产和运输有一定影响。文章提到环保管控趋严,导致部分地区精炼铅供应地域性收紧,再生铅产量低于预期。
关键观点4: 铅市终端需求的变化
文章指出在年终盘库及春节备库的背景下,下游电池厂的开机率回升带动铅市终端需求的好转预期。
文章预览
2024年沪铅价格主要围绕原料紧张、供应缩减及宏观扰动运行。2月底至7月中旬,沪铅主力合约价格从15477元/吨一路涨至19683元/吨,创2011年上市以来新高。交易逻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3月1日,铅锭实施新国标,引发市场对交仓资源不足的担忧;二是4月初至5月底,海外再通胀预期升温,大宗商品价格普涨;三是5月废电瓶供应紧缺问题发酵,再生铅厂被迫减产,做多资金入场交易供应紧张矛盾,推升铅价。 7月下旬至9月底,铅供应逐步恢复,需求旺季不旺,叠加公平竞争条例倒逼再生铅对废电瓶压价,引发负反馈,铅价回落至16400元/吨左右。10月铅供应增量大于需求增量,但废电瓶成本支撑较强,铅价窄幅震荡。11月至12月上旬,环保管控影响铅市供应,且下游需求尚可,铅价上行至18000元/吨。12月中旬以来,由于环保管控缓解,下游需求边际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