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尽管现有的降胆固醇药物他汀类药物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有联合治疗的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残余风险。特别是甘油三酯水平较高的患者,这一问题更为突出。研究证实载脂蛋白C3(APOC3)是调控甘油三酯代谢的关键蛋白,其抑制剂可降低甘油三酯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的水平。近期发表在JAMA Cardiology的研究表明,APOC3与PCSK9在降低冠心病风险方面存在协同作用,与单药治疗相比,联合降低APOC3与LDL-C相关靶点的治疗在改善血脂水平和降低冠心病风险方面可能带来更显著的益处。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LDL-C是ASCVD的危险因素,现有药物他汀类药物和PCSK9抑制剂的联合治疗效果仍有一定局限性。
研究发现即便使用联合治疗,LDL-C的达标率也仅约为60%,且存在残余风险,尤其在甘油三酯水平较高的患者中更为突出。
关键观点2: APOC3是调控甘油三酯代谢的关键蛋白,其抑制剂可降低甘油三酯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的水平。
APOC3抑制剂可降低冠心病的风险,但其长期心血管获益以及与现有降LDL-C药物的协同效应尚不清楚。
关键观点3: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APOC3与PCSK9在降低冠心病风险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当同时降低APOC3和PCSK9水平时,冠心病风险的降幅更大,具有协同效应。此外,相较于单药疗法,联合降低APOC3与LDL-C相关靶点的治疗在改善血脂水平及降低冠心病风险方面有望带来更显著的获益。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