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山东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的建设情况,该隧道是目前世界建设规模最大的海底公路隧道之一。文章关键点是:1. 隧道建设规模及特点;2. 穿越断层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3. 防水技术的运用;4. 数字化施工管理的应用;5. 工程的意义和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隧道建设规模及特点
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全长17.48公里,其中海域段9.95公里,是世界长度最长的海底公路隧道。每巴掌大面积的隧道承受相当于1吨重的压力,展现了中国基建的硬核实力。
关键观点2: 穿越断层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
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需穿越大规模断层破碎带,项目团队利用超大直径盾构机“深蓝号”解决这一难题,彰显中国基建实力。
关键观点3: 防水技术的运用
项目团队为隧道打造了坚不可摧的防水屏障,采用一体化止水箱体结构、全方位高压喷射注浆法等技术,确保海水无法渗透。
关键观点4: 数字化施工管理的应用
项目团队运用数字化施工管理,包括超级计算系统、渣土自动化测量系统、泥浆参数自动化测量系统等,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安全。
关键观点5: 工程的意义和影响
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的建设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助力青岛晋级“双隧时代”、促进胶州湾东西两岸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