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联合多个单位在凯里市第四小学举办的一场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活动。活动包括外来入侵物种科普、松材线虫病防治小讲堂、神奇生物展示以及环保知识问答等环节,通过展示标本、图文展板和互动体验,引导青少年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并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活动背景和目的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宣传黔东南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引导社会各界参与保护,举办了此次活动。
关键观点2: 活动内容和形式
活动围绕外来入侵物种科普、松材线虫病防治、神奇生物展示和环保知识问答等四个单元开展。通过实物标本、图文展板和互动体验,展示生物多样性特色,普及生态环保知识。
关键观点3: 活动效果和影响
活动吸引了师生驻足观察、互动提问,深化了生态环保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活动以‘进校园’形式推动知识普及,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解答咨询100余人次。
关键观点4: 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此次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为构建黔东南州生态保护全民参与格局奠定基础,同时推广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文章预览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广泛宣传黔东南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联合州林业局、州农业农村局、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州科技局、州生态环境局凯里分局将动植物标本“送入”凯里市第四小学,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特别的“生物课”。 “原来红腹锦鸡长这样!”“这个松材线虫比头发丝还细啊!”同学们瞪大眼睛,指着标本窃窃私语。工作人员俯下身,耐心为孩子们讲解鸟类标本的采集故事。 此次活动围绕外来入侵物种现场科普、“松材线虫病防治”红领巾专题小讲堂、神奇生物在哪里·雷公山探秘大冒险及环保知识问答等四个单元开展,现场集中展示涵盖红火蚁、松材线虫、豹猫、海南鳽等典型物种标本40余份,通过实物标本与图文展板结合,直观呈现外来入侵物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