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新京报评论

匿名校友捐助复旦哲学1个亿,有助打破文科消亡论 | 新京报专栏

新京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5-20 18:38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复旦大学校友捐赠资金支持哲学学科发展以及其他文科专业的发展,强调了捐赠对于擦除社会对于复旦“削减文科”的刻板印象和平复对于“文科消亡论”的焦虑的作用。文章还讨论了文科发展的重要性,包括人文社科的价值、知识更新的速度与社会发展的反差、人工智能等技术兴起对文科发展的影响,以及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文章也指出了一些大学在文科方面的改革尝试,并提倡文科生和理工医科的有识之士超越专业界限,共同推动文科和理科的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校友捐赠资金支持哲学学科发展。

两位复旦校友匿名捐赠1亿支持哲学学科发展,这有助于擦除社会对于复旦削减文科的刻板印象,并激发人们对文科价值的再认识。

关键观点2: 文科发展的重要性。

文章讨论了文科发展的重要性,包括人文社科的价值、知识更新的速度与社会发展的反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文科发展的影响。

关键观点3: 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一些大学正在尝试打破学科间的专业壁垒,推动哲学与其他学科的深入对话和合作。

关键观点4: 文科生和理工医科的有识之士应超越专业界限。

文章指出文科生需要理性与逻辑思维,而理工医科的有识之士也需要超越专业围城,在“科学为何与何为”问题上向人文社科走近。


文章预览

这两大接连发生的捐款动作,不仅有利于擦除不久前社会舆论对于复旦“削减文科”的刻板印象,更有助于平复当前人们对于“文科消亡论”的过度想象与焦虑。 ▲ 复旦大学。图/IC photo 文   |  李岱 再捐1亿,匿名复旦校友捐巨资支持哲学学科发展。 5月18日,复旦大学谢希德-俞吾金哲学发展基金(第二期)捐赠签约仪式举行。一位热心的复旦校友为基金捐赠1亿元,支持哲学学科发展,却不留名,不图回报。 就在前不久,两位校友已经给复旦大学捐了整整1个亿——一个是新浪董事长曹国伟,一个是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这笔捐赠用于设立“新文科发展基金”,推动中国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 复旦大学是中国大学文科重镇,这两个接连发生的捐款动作,不仅有利于擦除不久前社会舆论对于复旦“削减文科”的刻板印象,更有助于平复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