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杺洳址嗨

【寒假日记】06查湾小学的变迁

杺洳址嗨  · 简书  ·  · 2019-01-23 23:34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9年1月23日    周三      晴
寒假日记06:查湾小学的变迁

冬日的朝阳缓缓地爬上山冈,柔柔的晨曦穿过密密的树梢,洒向静静的村落。满地的白霜渐渐消融,几只母鸡“咯咯”地从小弄里飞快窜出,然后在马路上相互追逐嬉戏。

我踱着步子慢慢地往前走,没多远,我的眼前便出现了一个熟悉的所在。绕过一人多高的围墙,来到简单朴素的门前,略抬头,便可见直条框架上焊接着四个金字――查湾小学。虽然已经有所破损掉落,但依然清晰可辨,那可是当年以“书法”闻名祁门的分管教育副县长马里千亲自题写的。

走近校园,发现静谧的里面一片狼籍,早先过道左手边的老教室已经被彻底拆除,地面上铺了厚厚的一层未来得及修整的泥块。我一边黯然地叹气,一边慢步往里边走。走不出十步,我便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因为在对面的校舍房门口,一只身型高大健壮的金毛犬,正拿它那铜铃一般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看得我浑身直发毛:这么大的狗,要是扑过来,我是真的只能束手就擒了!那只金毛还时不时地“吧啦”着嘴巴,腥红的舌头垂得长长的,好像在说:“你给我快点离开,好不好?”

我连忙惊慌失措地从里间退了出去,正巧这时,一个看上去颇为斯文的老人也从这里经过。我一打听,才知道没有学生的学校,已经被征用为“中铁公司”驻扎芦溪乡的一个指挥部。与学校一同被征用的还有个别农户的闲置房屋,最近这三四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非常热闹的。

尽管查湾小学已经消亡了,但是它的历史却是我无法忘记的,因为从2010年9月至2016年7月的这六年间,我一直都在芦溪中心学校工作,因此,对于辖区内的查湾小学还是有一些了解的。我记得2006年我第一次来到查湾的时候,查湾小学还是旧式的两院三进砖木结构,最外的一进是篮球场,这是孩子们的活动区;过一道圆门之后,便进入到了教学区,教学区中间是花圃,里边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其中尤以一株高大的桂花树最为引人注目。教学区两边是两排对面而做的平房,一共有四个教室。还有一座特别醒目的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一楼用作教室和办公室,二楼用作教师宿舍,是生活区。

说到查湾小学,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汪篪。尽管早年南下贵州,五十年如一日工作在黔南自治区粮食局,但是出生教育世家的汪篪始终不忘本心不改初衷,始终把自己看做芦溪乡查湾村的一员,时刻关心着家乡的建设事业。

1998年,汪篪以其父之名,捐资三千元在当时的查湾小学建立汪钦若书库,让家乡孩子的课余生活被书香浸润。

2006年,汪篪出资五万元设立育才奖学奖教金。每年六一前后,奖教奖学金通过团县委发放,用于资助家乡学校的学生和奖励家乡学校的教师。

时值今日,不知汪篪老人是否尚在,倘若当他得知查湾小学已经成为历史的消息,他会退怎样的一番情怀呢?

说到查湾小学,还要提到另一个人,他就是深圳市新同方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刘迅先生。当他得知查湾小学旧校舍因为年久失修,给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了隐患时,便主动与当地的相关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并个人出资十五万元进行校舍重建。

不过谁曾想到,几年后的查湾小学已是人去楼空。虽说校舍仍新,却早已没有了孩子们朗朗的书声,也早已没有了孩子们玩耍的身影,只留下半壁残墙,几株矮树,以及一根依旧飘着国旗的旗杆和字迹凋零的学校标识。

查湾小学的变迁,只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缩影。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推进,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人口基数日益下降的同时,也加剧了学生入学人数的萎缩。以前的村小和教学点遭遇到了空前的危机,偌大的教室里只剩下一两个家境相对贫寒的学生。于是,国家开始启动“撤点并校”,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流动,因为私立学校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从歙县到屯溪,从屯溪到休宁,从休宁到祁门,私立学校的创办为留守学生的家长带来了福音,却也让原本就逐渐丧失生命力的村小加快走向消亡的道路……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