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现状,特别是蛋白酶体抑制剂(PI)的应用。真实世界中PI治疗的持续时间有限,主要由于治疗相关毒性和患者依从性等问题。文章重点介绍了硼替佐米和伊沙佐米的使用情况,以及一项由陈文明和付蓉教授团队开展的真实世界研究。该研究评估了从硼替佐米转换为伊沙佐米方案在MM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伊沙佐米方案能够维持或深化MM患者的缓解水平,并有望改善生存预后。该方案全口服的给药方式提高了患者依从性,为MM患者提供了更佳的治疗选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来源于浆细胞异常增殖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硼替佐米和伊沙佐米等蛋白酶体抑制剂(PI)为不适合移植或复发的MM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
关键观点2: 真实世界中PI治疗的持续时间往往不如临床试验,治疗相关毒性和患者依从性是治疗中断的关键原因。
硼替佐米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PN)和注射给药的不便可能造成患者生活质量受损和对治疗满意度下降。
关键观点3: 口服PI方案可能更有利于MM的长期管理。
一项真实世界研究评估了从硼替佐米转换为伊沙佐米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该方案能够维持或深化患者的缓解水平,并有望改善生存预后。
关键观点4: 伊沙佐米方案全口服的给药方式提高了患者依从性。
陈文明和付蓉教授团队开展的真实世界研究为伊沙佐米方案在MM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证据。
文章预览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来源于浆细胞异常增殖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硼替佐米、伊沙佐米等蛋白酶体抑制剂(PI)为不适合移植或复发的MM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显著改善了MM患者的预后。然而在真实世界中,PI治疗的持续时间往往难以媲美临床试验。 治疗相关毒性和患者依从性是造成PI治疗中断的关键原因,如硼替佐米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PN)以及注射给药的不便,都可能造成患者生活质量受损、对治疗满意度下降。数据显示,真实世界中首次复发MM患者使用硼替佐米方案的平均治疗持续时间(DOT)仅3.6个月,远不如临床试验;而口服PI的真实世界无进展生存期(PFS)和至下一次治疗时间(TNTT)均与临床试验一致,且持续使用仍可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因此,口服PI方案可能更有利于临床实践中的MM长期管理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