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上海司法智库
上海法院官方司法案例及政策研究发布平台,《上海审判实践》网络版,法律共同体学术及司改交流平台。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国上海司法智库

第138期丨执行裁判之理念探析

中国上海司法智库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07-06 11: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执行裁判的理念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执行裁判涉及执行异议、复议、执行异议之诉和执行监督等案件的审理,旨在保障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实现,推动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文章详细阐述了执行裁判中的救济法定、权利保护、监督与支持并重、实质性化解纠纷、善意文明等关键理念,并探讨了执行裁判在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性。同时,本文还介绍了人民法院在相关案例中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执行裁判的概念与基本属性

执行裁判是相对于执行实施而言的概念,主要包括执行异议、复议、执行异议之诉和执行监督等案件的审理。与执行实施相比,执行裁判具有衍生性和裁判性的基本属性,涉及审判、执行、执行救济等多重法律关系和执行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等多方主体。

关键观点2: 执行裁判中的救济理念

救济理念是执行裁判中的核心原则之一,包括救济法定、救济权利法定、救济程序法定和救济依据法定等方面。正确的救济途径和程序对于保护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关键观点3: 权利保护在执行裁判中的重要性

权利保护是执行裁判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执行实施中,要遵循“命令—服从”逻辑,保护胜诉债权人的权利;在执行异议之诉中,要遵循“诉辩—判断”逻辑,准确判断权利性质、内容和保护顺位。

关键观点4: 监督与支持并重的执行裁判理念

执行裁判不仅要依法监督执行实施工作,及时纠正违法和不规范的执行行为,也要为执行实施提供支持,提升效率意识,尊重执行机构的首次判断权。

关键观点5: 实质性化解纠纷的理念

办理执行裁判案件时,应树立实质性化解纠纷的理念,防止程序空转,尽可能用较少的程序实现定分止争。加强立案、审判、执行程序的协调配合,避免就案办案、机械司法。

关键观点6: 善意文明理念在执行裁判中的运用

善意文明理念是能动履职的内在要求。在执行实施中应强化善意文明理念,严格规范公正保障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也是执行裁判的重要任务之一。


文章预览

  欢迎光临  法官论坛   栏目 立足司法实践,从资深法官视角,剖析审判热点前沿问题,阐述司法管理焦点问题。 执行裁判之理念探析 郑重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执行裁判庭)审判团队负责人、三级高级法官 执行裁判是相对于执行实施而言的概念,主要包括执行异议、复议、执行异议之诉和执行监督等案件的审理。与执行实施相比,执行裁判具有衍生性和裁判性的基本属性,涉及审判、执行、执行救济等多重法律关系和执行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等多方主体,各种法律关系冲突,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交叉。因此,执行裁判既有别于执行实施工作,又具有不同于传统民商事审判的规律和特点。 裁判理念源于审判实践经验,经过理性思考提炼总结形成系统化认识,又能指导审判实践。执行裁判理念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执行裁判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