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原名《文史参考》,“真相、趣味、良知”,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今天看啥  ›  专栏  ›  国家人文历史

剧组的神来之笔:原著里猪八戒根本没背媳妇?

国家人文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5-05-13 20:4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经典电视剧《西游记》背后的故事,包括拍摄历程、改编细节以及播出后的影响。文章介绍了该电视剧从筹备到播出的艰辛过程,以及剧集中的一些关键剧集如《计收猪八戒》的故事背景和影响。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古典名著影视化的改编问题,强调了“情”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电视剧《西游记》的拍摄历程和播出情况

1982年开机,历时6年拍摄完成,共25集。在每年春节期间选集播出,成为现象级影视剧。

关键观点2: 《计收猪八戒》一集的故事背景和特点

该集充满喜剧色彩,尤其是猪八戒背媳妇的桥段。与原著相比,电视剧版增加了一些原创人物和情节,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关键观点3: 中日第二届电视艺术交流会上《计收猪八戒》的播出和影响

该集在中日交流会上播出后广受好评,成为该版《西游记》最先走出国门的一集。这也证明了古典名著拍电视剧时改编的必要性。

关键观点4: 其他版本的《西游记》影视作品对比

包括1978年日本制作的《西游记》和电影《大话西游》等作品在改编方面的不同处理方式,强调原著精神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5: 文章的主旨和对读者的启示

强调了名著影视化改编需要有温度和人情味,以情感为灵魂。同时介绍了玄奘取经的真实历史背景以及名著的魅力所在。


文章预览

本 文 约 4400 字 阅 读 需 要 13 分 钟   让时光倒流41年。1984年那个春节,但凡有电视的家庭,全家老小都在心心念念守着电视机等“看孙悟空打妖怪”,这部剧,中国人一定不陌生——由杨洁导演、六小龄童等人主演的《西游记》。后来它常被称为“86版《西游记》”,人们也顾名思义认为它是1986年播映。所以难免会有人疑惑,1984年距离该剧播出还有两年,为何有这么多人在新春佳节等着它播放呢? 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深有体会。其实,这版《西游记》早在1982年7月3日就已开机,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联合录制。一经开拍,媒体争相报道,很快引发广泛关注。当年10月1日,央视将最先拍好的《除妖乌鸡国》一集在电视上播映看看效果。尽管后来杨洁导演认为该集有很多不足,并对大量镜头进行重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