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评论
积极、稳健、有见地。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新京报评论

通过造谣“大熊猫遭虐待”牟利,多少爱心被收割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7-02 14:4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白某某和徐某因编造大熊猫被虐待的网络谣言而被判刑的案件。二人利用大熊猫的热度制造假消息,通过线上造谣和线下聚集滋扰的方式获取流量和资金。这起案件揭示了造谣获利的产业链,伤害了人们的朴素情感,并提醒人们在互联网上需要有科学知识和网络素养,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同时,也提出了如何填补科学知识和网民认知之间落差的问题,以及一些领域应如何做好信息沟通和科普工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白某某和徐某编造大熊猫被虐待的网络谣言,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获取流量和资金。

二人捏造、散布不实信息,利用大熊猫谋利,相关虚假视频累计播放次数、转发次数和评论数量均很高。

关键观点2: 这起案件揭示了造谣获利的产业链,伤害了人们的朴素情感。

不法之徒通过捕风捉影的剪辑、添油加醋的描述,迅速捏造出一种扭曲认知,在互联网上带起节奏,直接“收割”网民。

关键观点3: 互联网上的网民需要有科学知识和网络素养,才能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对于像大熊猫保护这样的专业领域,网民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和专业知识,才能辨别真伪,避免被误导。

关键观点4: 如何填补科学知识和网民认知之间的落差需要认真考量。

一些科学门槛较高的领域,单位应做好信息沟通,重视日常的科普工作,提升人们的认知水平。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