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张博的人生转变历程。从清华建筑系毕业后,他曾在设计和地产界工作多年,后来转行成为专职摄影的视觉艺术家。他在摄影中寻找自我,通过作品表达心路历程。文章还提到了他对摄影的热爱、对创作的追求以及他的人生哲学。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张博的人生转变
张博从清华建筑系毕业后,在设计和地产界工作多年,后来转行成为专职摄影的视觉艺术家。他通过摄影寻找自我,表达心路历程。
关键观点2: 张博的摄影艺术
张博的摄影作品展现了他对摄影的热爱和对创作的追求。他通过作品表达情感、美和故事,注重光线和构图,追求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各种可能性。
关键观点3: 张博的人生哲学
张博强调人的事业需要高阶认知推动,重视自己的创作和探索世界。他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但坚信技术的发展都在凸显人类摄影师的价值。他享受为校庆忙碌的状态,追求人生的正午,尚须努力前行。
文章预览
文 |《中国科学报》记者 孙滔 “这是我19岁那年每天起早贪黑发奋自习的地方。那个时候,知道前途是光明的,眼前却是黑压压的。该怎么开始这一生,完全没概念。幸之又幸,在日后的无数次犯傻发晕之时,几乎多少都由清华母校这张牌把我捞出来。” 4月底的时候,张博回到清华大学办了一个摄影展,上述这段话正是摄影展中的文字。展览地点就在校内南北主干道旁的第三教学楼前,这个时间也正是他们建筑系2001级校友毕业19年返校的日子。建筑系的本科是5年制,为了跟 毕业20周年的 2001级四年制校友同时返校,他们也选择了今年返校庆祝。 与多数建筑系校友不同的是,作为这届校友中的“异类”,耕耘设计与地产界多年后,张博于2023年转身成了专职摄影的视觉艺术家。 在这个展览中,张博用了20幅照片并在每幅照片冠以“跃迁”“悬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