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四川省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成绩的查询方式以及高考文化成绩的构成。文章详细解释了选择考科目的等级赋分制度,包括为什么要进行等级赋分、赋分转换的具体方法以及等级转换分的计算方式。同时,通过两个示例说明了等级赋分制度的实际操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四川省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成绩查询方式及高考文化成绩构成
考生可通过《四川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成绩查询渠道》查询成绩。高考文化成绩由全国统考科目和选择考科目组成,满分750分,其中全国统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选择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
关键观点2: 再选科目的等级赋分制度
再选科目实行等级赋分是因为不同科目的试题难度、考生群体、成绩分布等都不相同,原始成绩不具有可比性。等级赋分制度可以科学处理再选科目之间分数不等值的问题,确保成绩转换公平公正,同时保持良好的区分度。
关键观点3: 等级赋分的转换方式
等级赋分以30分作为起点,满分为100分。将考生的原始成绩按等级划分,每个等级对应一个成绩区间。根据转换公式计算等级转换分,转换后的成绩1分1档,考生排序不变。例如,甲同学和乙同学的不同原始成绩如何通过等级赋分制度得到等级转换分的具体计算过程。
文章预览
根据安排,四川省今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成绩已经于3月3日16:00开始查询了,查询方式请点击 《四川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成绩查询渠道》 。此次查询到的成绩是怎么构成的?再选科目如何进行等级赋分?答案来啦~ 考生成绩是怎么构成的 考生高考文化成绩由3门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考科目成绩组成,满分750分。其中,全国统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选择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不公布原始成绩,以等级转换赋分后的等级分呈现,并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成绩。 为何再选科目要实行等级赋分 由于再选科目有多种组合,不同学科的试题难度、考生群体、考生规模、成绩分布均不相同,其原始成绩不具有可比性。若简单将不同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