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船载CCS技术成为船舶深度脱碳解决方案之一的情况。文章指出高昂的改造成本、漫长的更新周期和新型燃料基础设施的匮乏是减排的三重壁垒。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自主研发了船舶碳捕集系统,并完成了全球首次船对船液态二氧化碳接卸作业。船舶碳捕集技术创新不断突破,中船集团七一一所的研发成果在经济效益和减排方面表现亮眼。此外,英国碳捕集技术初创公司Seabound也取得重大突破。CCS技术是海运业脱碳中期解决方案之一,虽然存在争议,但对于现有船舶来说是最具操作性的应对策略之一。行业机构DNV预测船舶碳捕集技术将从本世纪40年代起逐步成熟并进入推广期,并指出CCS技术对钢铁、水泥等碳密集型行业至关重要。同时,CCS技术还需要与碳市场、政策机制、项目认证等关键要素形成有效联动,才能真正释放其减排潜力与经济价值。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船载CCS技术成为船舶深度脱碳的解决方案之一
由于高昂的改造成本、漫长的更新周期和新型燃料基础设施的匮乏,船载CCS技术被视为一种解决方案来撬动存量船舶深度脱碳。它因即装即减且兼容现有船舶动力系统而受到关注。
关键观点2: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的船舶碳捕集系统完成全球首次船对船液态二氧化碳接卸作业
该系统的综合捕集率超过80%,捕集纯度达99.9%,并且在经济效益和减排方面表现出色。此次作业标志着形成了完整的碳捕集、存储、接卸、转运和再利用生态闭环。
关键观点3: 船舶碳捕集技术创新不断突破,成本降低且效益显著
船舶碳捕集系统改造成本较低,不足甲醇或氨燃料动力改造成本的一半。改装后每年可捕集并减排大量二氧化碳,预计每年可为船东带来超800万美元的经济收益。
关键观点4: CCS技术是海运业脱碳中期解决方案之一,存在争议但仍具实际意义
尽管存在争议,但现有船舶缺乏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以实现减排目标,使得CCS技术成为最具操作性的应对策略之一。行业机构预测船舶碳捕集技术将从本世纪40年代起逐步成熟并进入推广期。
关键观点5: CCS技术的推广和发展需要政策支持和市场联动
政策驱动、工业需求快速释放和商业模型逐步成型是推动CCS技术扩张的关键因素。同时,与碳市场联动、政策机制支持和项目认证体系的建立也是推动CCS技术发展的关键。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