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青冈080吕文
风吹过,留下最真实感动!
今天看啥  ›  专栏  ›  青冈080吕文

语言的魅力!

青冈080吕文  · 简书  ·  · 2019-01-11 19:08

2019年1月10开始,告别了青椒计划集体阶段学习,开启了分学科学习之旅。一个为期两个月的自由学习开始了。我的课程为:教师语言构筑起的教育有效性和班主任育德实践课程。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分学科课程的学习,听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朱震国老师的第一节内容:教师需要之于教育教学有效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脑海中不断穿插着朱老师所问的问题,什么是教育?或教育是什么?又或实现教育几乎唯一的途径和手段是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样的问题不同形式的呈现,最开始第一种方式出现时,心想一直以来对于教育,观点各不相同,到最官方的便是:教育,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根据学校条件和职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提高实践能力,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教育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教育的定义,但当第三种形式出现时,懵了,原来问的并非教育是什么?是自己固有思维的定位导致所出现的偏差,怎样实现教育或者说手段?最基本的是语言。

接着朱老师抛出了诸多问句,引出的便是这节课所讲核心内容:语言表达是最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这时自己也在想,就是与学生沟通、交流,通过语言的相互传递达到最佳的效果,怎么就变得这么重要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接着朱老师详细讲解:

师生沟通的教育效能是如何发生的?

第一,讲“针对”才会有教育。强调话是对谁说的,他们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每一位教师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都有自己的小点子,对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更是容易,而犯难的恰恰是刚刚步入工作岗位,实践经验匮乏的我们,有时候我们都很苦恼,一样的话语,只是不同的老师说而已,却起到的大不相同的效果,是参杂的情感太多,可能与学生来说感情的带入是一时的,而你所表达的状态与他们毫不相关,所以相当于“对牛弹琴”,这里的“对牛弹琴”并非是对着牛弹琴,而是你为什么非要用它听不懂的与它无关的事物与它进行着互动?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所以在教育时,我们要根据所面对的对象进行定位,对于所讲内容,所采取的方式取决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现状;教育时既要“有感”又要“无感”。有感,教师内容学生自身有所反应;无感,抛出大道理枯燥,通过多种幽默方式,学生自主得出结论,这样的方式,要求教师在语言的表达时要有很高的素养。

第二,始终牢记“看人说话”的基本要求。

用对方接受、愿意接受的方式去说。用对方所懂得、喜欢听的言语去说。用形象的故事而不是抽象的道理去说。就像朱老师所讲的小故事山猫捉田鼠的故事一样。将你所想表达的认知换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态度去表达,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究最终的答案,一定远比你直接了当的说出效果来的好的多。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三,先“亲”后“信”诚哉斯言。感情是言语的“软实力”,通过沟通体现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每一次时间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关系网组成,准确、花心思、正确的需要表达都是我们与学生交往的先期投资,投资的程度直接形象最终的结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朱老师的一节课,使我对语言的描述有了重新的定义,学生的千变万化似一本魔法书,我们是打开这本书籍的钥匙,同时,我们应该具备桥梁的言语世界,已达最佳的方式。

朱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值得学习,身为教师,我们该为自己的语言技术提升,我们喜欢有趣的事物,更何况是学生呢,练就新的语言方式,开辟新的言语之旅。

分科学习第一课干货满满,期待两个月后的自己更进一层!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