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子夜观

【剽悍牛人进化营增值模块】怎样开启快速进化之路?

子夜观  · 简书  ·  · 2019-07-03 22:27

在《自品牌》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让你提升自品牌的方法,但是,虽然书里讲的东西很多,对于你来说,实际应该怎么使用呢?

我们从书里所学到的知识,终究都是别人的,要想把别人的知识转换成自己的,就离不开三个步骤,第1个叫做知识积累,第2个叫做知识筛选,第3个就叫做知识加工。

一、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就是从一本书或者一门课中,用笔记的方式,提取出积累足够用于加工的知识。

在《自品牌》这本书里,通过笔记,我所提取的知识点如下:

《自品牌》原始笔记

在这篇笔记当中,就把我在阅读这本书时,比较感兴趣的,认为所有值得记录的知识点都记录了下来。作为原始素材进行使用。

积累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中使用,例如面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下的分享和应用。

但是,仅仅是记录下来还不够,这些都只是原始的素材而已,如果想要让它发挥更大的价值,还可以怎么加工呢?

二、知识筛选

知识加工的第1步,就是要把需要用到的知识筛选出来。

知识加工的目的,通常有两个:要么是把它写出来,要么是把它用起来。

如果目的是把它写出来,那么就要首先根据受众的需求,来确定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主题筛选出对应的素材。

如果我的受众是职场新人,想写的主题是《职场生存必备技能》,那么就可以从这些素材中,提取出“硬技能”和“软技能”相关的内容,写成文章。

如果我的受众是职场老人,想写的主题是《如何实现职场转型?》,那么就可以从这些素材中,提取出“成为专家”、“人脉积累”和“寻找时机”三方面的素材,写成文章。

同理,如果目的是把它用起来,那么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中筛选出自己可以立刻践行的部分。

例如,我现在正处于创业阶段,急需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那么“自我推广六法则”对我来说,就是非常实用的部分。

此外,由于我的人脉方面也属于短板,因此“建立关系五法则”以及相关的内容,对我来说也是需要实践的部分。

三、知识加工

通过筛选这一步,我们仅仅只是得到了对自己有用的知识,那么下一步,还要如何对其进行加工呢?

假如你只是想做一名知识的搬运工,想把书中的知识原封不动地讲出来,那么只要利用你提取出的素材,再结合一些你个人经历或书中案例,就足以胜任了。

但是,如果你想把知识讲得更有深度,或者对这些知识进行二次加工,得到适合你自己的践行清单,应该怎么做呢?

答案就是:元认知问答

元认知问答,总结起来就是两句话:对答案提出问题,对问题给出答案。然后不断反复循环这个过程,直到提不出新的问题,或者对答案已经满意为止。

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就以“建立关系五法则”中的“注重持续联系”为例,进行一次简单的元认知问答吧!

什么叫做注重持续联系?

偶尔给别人发一封邮件,打一个电话,问候一下,保持一个长久的连接。

为什么要持续联系?

持续联系可以加深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不至于临急抱佛脚,有问题才找对方帮忙。

应该和哪些人持续联系?

曾经的同事,身边的朋友,职场的伙伴,帮助过自己的老师……等等

应该多长时间联系一次?

首先逢年过节,应该给所有人发一个祝福信息。尽量不要群发,即使群发也要带上对方的专属称呼。对于同事和朋友,保持一个月联系一次的频率比较好。对于关系比较密切的职场伙伴,可以保持一周一次的联系频率,了解对方的情况。而对于帮助过自己的老师,则应该时刻挂在心上,发现好东西,对老师可能有用的,可以主动给老师分享。

如何保证自己能够记住与对方联系?

将人脉关系按不同类别列成清单,每天都过一遍这个清单,想想今天想要和哪些人联系……

就这样,在不断的自问自答中,我们就可以把书中高高在上的理论,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变成真正可以落地的行动。

而这个不断自我提问和回答的过程,就是元认知问答了。显而易见,积累的知识越多,元认知问答的质量就越高。

而且,根据提出的问题不同,只要一直循环下去,你就可以往任意感兴趣的方向,得到更加深刻的答案。

尾声

以上,就是利用笔记进行知识加工的基本步骤了。

这个步骤最美妙的地方,在于两点:

001 一次提取,重复使用。

不管是读一本书,还是听一门课,你对知识只需要提取一次,就可以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中重复使用了。可以减少大量重复阅读和学习的时间。

002 向内而求,得到真知

用这种方法进行知识积累之后,就可以通过自我提问的方式,把所学过知识融合起来,把别人的知识真正转化成自己的,再通过实践去验证、去伪存真。

除此以外,这个步骤最最美妙的一点,就是它是可以产生知识复利的。

你每次践行和思考的结果,都可以形成新的笔记,而新的笔记,又会直接提升你下一次践行和思考的质量。

周而复始,让你的学习力真正拥有生命,从而开启个人快速成长之路。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