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不散
相聚有时 电影不散以前是这样,以后也是这样总之,很高兴遇见你们!【不散观影团】往期回顾第1期《何以为家》北京+上海第2期《哥斯拉2》北京第3期《绝杀慕尼黑》广州第4期《X战警:黑凤凰》上海+广州 IMAX第5期《监护风云》北京第6期《蜘蛛侠:英雄远征》上海第7期《素人特工》北京(主创:王大陆、张榕容)第8期《看不见的小孩》北京(主创:泰国导演伊萨拉·纳迪、女主裴蒂·赫格莉)第9期《哪吒之魔童降世》北京+上海+广州第10期《未来机器城》北京亲子场(主创:导演安恪温 / 龙子乔、配音石班瑜)第11期《烈火英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不散

乌托邦没有双休日

不散  · 豆瓣  ·  · 2021-01-14 18:08
作者: 花二刀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有两个流行词十分扎眼。

一个是“内卷”

这一词汇本来是指某种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停滞现象。现被滥用在各种领域,“经济内卷”、“行业内卷”、”市场内卷”,受到国际疫情影响,似乎一切都在加速“内卷”着。

另一个是“打工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才是人上人。既然这个世界“内卷”得那么厉害,我们每个人都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使生活质量不至于下降。

打工人其实不分蓝领or白领,只要拿工资,你就是“打工人”。从工业革命时期第一批农民离开土地成为工人开始,我们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到了今天的信息时代。工作的内容在改变,但本质并无区别。

在电子屏幕前敲击键盘,在二进制下耕耘的我们,就是新时代的打工人。

打工人很辛苦,没日没夜,靠咖啡提神,靠各种维生素片续命。

打工人的世界很残酷,纵有通天的本事,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却没胆子对老板说一个“不”字。

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无比厌烦工作,却离不开工作。

《非自然死亡》

今年年初,不到一周的时间,悲哀的打工人就上了三次热搜。而这三件事,都与拼多多有关。

23岁拼多多员工张*霏凌晨下班后忽然晕厥倒地,送往医院后救治无效,不幸离世。这位2019年7月才入职拼多多的姑娘,生前曾在公司内部账号上写下“为多多守边疆”。

而在这条新闻传出的几乎第一时间,拼多多官方在相关问答下的回应是:

“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

该事件发酵几天后,1月7日,另一名拼多多员工在某匿名职言社区发布了同事被抬上救护车的照片,并配文“第二位拼多多猛士倒下了”。

在这条信息发布之后,拼多多不知以何种方式找到了匿名发帖的他,并在半小时内将他辞退并赶出公司。

拼多多被辞当事人@王太虚wray

成为“拼多多前员工”后,当事人王太虚在社交媒体上传了一条15分钟的视频,详细讲述了他被辞退的经过以及拼多多的诸多不合理制度。

第二天上午,拼多多发文回应,声称辞退该员工的原因并不是那张“救护车照片”,而是他曾多次匿名发布“极端言论”,违反了员工手册相关规定。

但被拼多多视为“极端”的所谓“想要XX死”、“把XX的骨灰扬了”等言论,放在当时发帖的语境中,说穿了就是打工人对公司的日常抱怨罢了。

更何况,这篇声明避重就轻,完全没有解释拼多多是如何通过一个匿名社区的帖子,短时间内就掌握了发帖人相关信息的。

有员工猝死,有员工被辞退,还有员工选择自杀。

1月9日,从上海离岗返家的谭*林在27楼纵身一跃,结束了仅23岁的生命。他于2020年7月入职拼多多,去世前刚刚转正。

我们无从得知让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最终原因,但入职拼多多后,高强度的工作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去年10月,朋友问他连续上班13天是否撑得住,他回答道:“不说了,需求ddl要到了,还有好多没做。”

今天,一篇名为《我在拼多多的三年》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这名毕业于浙大,在拼多多技术部门任职三年的前“本分”员工,详细叙述了这三年来拼多多如何变本加厉压榨员工,成为名副其实的血汗工厂。

在文章最后,他写下:“劝学弟学妹不要来并不是因为加班严重,而是这个地方没有把你当做一个人。”

负面新闻铺天盖地,但讽刺的是,拼多多的股价尽管在员工猝死事件后有短暂下跌,但隔天便大涨12%,总市值创历史新高。

《摩登时代》

最近,老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一张截图成为表情包流传于网络——

电视剧的背景是上世纪20年代,100年过去了,工人爷爷的孙子们依然在打工。

但“工人爷爷”们团结起来,真的就能打败拼多多们吗?

拍摄于2018年的法国影片《开战》,用写实到近乎残酷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工作”的故事。

众所周知,法国人最擅长罢工。在争取劳动权益这一领域,他们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

然而,这种“争取”并不是每次都能奏效。

位于法国的一间汽车配件工厂即将倒闭,千余名员工无从安置。

两年前,工人们主动放弃了奖金和加班费,换取了一份长达五年的劳动合约。他们的妥协为工厂节省下1400万欧元。然而,这并没有为他们带来切实的保障。

工厂即将关停,所有的员工都面临失业。 于是,工人们在工头儿里昂的带领下,用罢工的方式进行抗议,向老板以及政府施压。

他们的诉求其实很简单,就是要一份工作,一份哪怕没有奖金以及加班费的工作。听起来很卑微,但就连这一点点都是奢望,工厂只承诺给他们一笔一次性到位的补偿金。

道理很简单,如果总裁不关停工厂而是把它卖掉,那么这间工厂极有可能会为他的竞争对手提供零部件。对于总裁来说,关闭工厂更符合他的利益。但对工人而言,他们要的是一份一睁眼就有事做的踏实感。

这期间,工人内部出现了分歧,部分对抗争结果不抱希望的人打起了退堂鼓——补偿金虽少,但至少落袋为安,总比一文钱都拿不到要好。

几番抗争无果之后,愤怒的工人砸了总裁的车子。

这一举动引发了舆论的反噬,网民不再支持工人们继续维权,而工厂承诺负担的赔偿金也即将泡汤。

工人们开始埋怨里昂,认为他不该坚持,早点妥协至少不至于颗粒无收。他们甚至砸了里昂家的玻璃。

故事的结尾,里昂拿着一桶汽油,来到了他曾熟悉和热爱着的工厂。

他将汽油倒在自己身上,按下了打火机。

砰!

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赔偿金,但1100名员工依然失去了工作。

其实,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压榨劳工与滥用童工的现象就已经很猖獗了。在这样的契机下,学者托马斯·莫尔出版了他的幻想小说《乌托邦》,阐述了他对于合理劳动及分配制度的畅想。

在那个理想社会中,人们把一天分为24小时,其中6小时用来工作,除工作、吃饭、睡觉以外的空余时间,由各人自由支配。

听起来还不错,但细心如你可能已经发现,乌托邦没有双休日

每日工作6小时,一周持续7天。事实上,这比现在施行的855工作制还要长——每周要多工作两个小时。照这样计算,我们其实已经部分“达成了”乌托邦的理想。

但无情的现实是,大部分人仍然无法平衡工作与娱乐。我们被迫接受996的工作机制,每日拖着酸痛的身体在钢筋混凝土的格子间中疲于奔命。但这是为什么呢?

托马斯·莫尔的解释是:我们很浪费,用大量的时间制造非生活必需品。

在一切事物都可以用金钱衡量的社会,许多工作岗位既无用又多余,并且仅仅为“荒淫无度”的生活提供支持。如果这些劳动者仅仅去做满足生活所需的工作,商品的生产量将会非常大,导致商品价格下降,工人难以通过做工维持生计。

如果所有在懒惰和闲散中消磨生命的人都被委派去劳动,只需要一点点时间便足以生产出富裕的生活必需品。

日剧《非自然死亡》第四话“为谁工作”这一集中,死者佐野在一家网红蛋糕店工作。他在一次送外卖的过程中死亡。关于佐野之死有多重猜测,其中一项就是因工作时长超标导致的“过劳死”。

针对这一点,蛋糕工厂的负责人坚决不承认工人存在“过劳”现象。他让调查小组去看上下班打卡记录,证明“工厂的加班都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以内”。

但很快,调查组就收到了匿名举报信。工厂内部员工告发“他们会在正常上下班时间打卡”造成按时下班的假象,“然后重新回到流水线上工作”。

由于生产的网红蛋糕太受欢迎,工厂中的每一个员工都或多或少存在过度劳动的现象。

案发当天,佐野骑着保险过期的摩托车为消费者派送网红蛋糕。收到货物的顾客欣赏着烟花,享受着美味。

而佐野辛苦工作的动力——他的妻儿,也聚集在同一片烟花下,等待着爸爸带回来的“甜蜜礼物”。

我们的工作所得,某种程度上也被我们自己消耗着。

说回拼多多,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质疑,他们的公关手段很简单,就是不公关。

因为拼多多确信,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无法抵御“物美价廉”的诱惑。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劳役压迫战中“受害者”,但也同时是“受益者”。就像一只被驯化的鸬鹚,在给渔夫工作一天之后,为那一两条微不足道的小鱼苗沾沾自喜。

本质上,这还是一个分配的问题,古有二桃杀三士,无论到了何时,社会的主要矛盾点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人类没有错,支撑人类生存的产品也没有错,根源问题在于我们尚未找到一个毫无争议的分配方式。

朋友们,请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坏庄稼,也没有坏人,只有坏的庄稼人。——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