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市场份额下滑和竞争压力问题。作者提到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回应了被冷落的说法,强调特斯拉在中国仍然受欢迎,但市场份额有所下降。文章分析了特斯拉销量下滑的原因,包括自主车企品牌的崛起、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特斯拉产品更新缓慢等因素。同时,马斯克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中国市场,如降价、金融购车政策等。但市场份额仍面临被进一步蚕食的风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份额下滑
虽然特斯拉在中国销量仍然较高,但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受到自主车企品牌的挤压。
关键观点2: 马斯克回应被冷落的说法
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否认被冷落,强调特斯拉在中国仍然受欢迎,但也承认市场份额的挑战。
关键观点3: 自主车企品牌的崛起
自主车企品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份额不断增长,对特斯拉构成了竞争压力。
关键观点4: 马斯克采取措施应对中国市场
马斯克通过价格战、金融购车政策等措施试图应对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但效果有待观察。
关键观点5: 特斯拉产品更新缓慢
特斯拉产品更新较慢,面临不断涌出的新车型的竞争压力。
文章预览
作者丨曹杨 编辑丨张轶骁 当国产新势力不断提升销量,似乎正在迎来自己的“最好年华”之时。特斯拉,这个昔日被誉为科技与豪华代名词的品牌,在中国的风头正在被盖过。 以至于,这次把创始人埃隆·马斯克都招了出来,亲自下场声称,没被冷落。 9月8日,一则消息称,中国消费者正在冷落特斯拉,因为中国市场遍布竞争对手——更先进的电动车型。 身为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毫不犹豫地否定了特斯拉被中国消费者“冷落”的报道,且言辞颇为犀利,“相信这些消息的人是愚蠢的,特斯拉上海工厂正在满负荷运行。” 〓 马斯克个人社交媒体截图 马斯克说的一点没错,无论是上海工厂的交付量,还是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当前都还在上涨状态。 但当“围剿特斯拉,打败马斯克”在中国车企之间成为一种共识,特斯拉遭遇的挤压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