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关于特种设备的十大常见认识误区,包括电动叉车、特种设备数量少于20台的企业、1立方以下的空气储罐、检验合格的电梯、汽车吊、老百姓用液化石油气瓶做饭、液压升降平台、行车作业证书、特种设备管理和报检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电动叉车需符合特种设备定义需登记
电动叉车如符合特种设备定义需办理使用登记,企业不应误以为只有柴油机或汽油机叉车才需要登记。
关键观点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需配备安全管理员
无论特种设备数量多少,使用单位都应配备安全管理员。对于设备总量20台以上的,应配备专职、持证的安全管理员。
关键观点3: 空气储罐识别需看设备铭牌
不能仅通过容积判断空气储罐是否属于特种设备,应通过设备铭牌或出厂资料识别。安全附件仍需依法校验和检定。
关键观点4: 电梯检验只是最低标准
电梯检验合格只是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最低标准,日常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同样重要。
关键观点5: 轮胎起重机和汽车吊是两类不同设备
轮胎起重机属于特种设备范畴,而汽车吊不属于。两者区分在于作业舱的不同。
关键观点6: 液化石油气瓶使用单位是气瓶充装单位
液化石油气瓶的使用单位是气瓶的充装单位,老百姓是使用气而非使用瓶的单位。
关键观点7: 液压升降平台非法使用需处罚
液压升降平台不当使用可能构成“非法制造、非法安装、非法使用”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安装单位都可能面临处罚。
关键观点8: 行车作业需持证操作
行车属于特种设备,操作需持证。虽然部分地操行车取消了证书项目,但司操行车仍需持证。
关键观点9: 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重要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需承担安全主体责任,不能简单委托第三方管理。
关键观点10: 特种设备需及时报检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前报检,以确保有足够时间进行整改和取得合格报告。
文章预览
除了生活中常见的电梯、游乐设施 关于特种设备 你还有哪些了解?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最主要的 十大常见认识误区 快来一起涨知识 ↓↓↓ 误区1 电动叉车 不用上牌登记 个别销售商家会误导购买叉车的企业,让企业以为只有柴油机(或汽油机)叉车才需要上牌登记,而电动(电瓶)叉车不需要上牌登记,导致企业因为使用未经检验登记的叉车而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其实,凡是符合《特种设备目录》中关于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定义的叉车,简单来说,就是具备 门架、货叉、自行式 等三个重要特征且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三区”范围内使用的叉车,均属于特种设备范畴,包括符合定义的托盘堆垛车,均应依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办理使用登记(上牌)。 误区2 特种设备数量少于20台的企业 不需要安全管理员 虽然《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