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我国首个草鱼新品种“沪苏1号”问世,填补了水产养殖产量最大的鱼类长期没有良种的空白,是我国水产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该品种的培育对保障我国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连续4代选育,'沪苏1号'1龄、2龄鱼体重均比长江水系草鱼后代提高20%左右,预测2025年全国覆盖率可达30%以上,草鱼产量可增产33万吨以上。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草鱼新品种“沪苏1号”的培育意义
填补了我国水产养殖产量最大的鱼类——草鱼长期没有良种的空白,是我国水产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对保障我国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2: 草鱼新品种“沪苏1号”的选育过程
以长江水系野生草鱼为选育基础群体,以体重增长为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经过连续4代选育,成功培育出草鱼新品种“沪苏1号”。
关键观点3: 草鱼新品种“沪苏1号”的试养效果和预测
池塘养殖“沪苏1号”1龄、2龄鱼体重均比长江水系草鱼后代提高20%左右,在广东、江西等省试养效果良好;预测2025年全国覆盖率可达到30%以上,草鱼产量可增产33万吨(5.6%)以上。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