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金恩京及其创办的认知症老年公寓的故事。金恩京因母亲患阿尔茨海默症而开始研究认知症,并创办了认知症老年公寓,采用缓和照护和group home模式,为认知症老人提供尊严和舒适的居住环境。文章还介绍了公寓的建筑细节、照护压力、老人和家属的情感需求以及认知症老人的特殊照顾方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金恩京因母亲患病开始研究认知症,并创办认知症老年公寓
金恩京的母亲患病经历促使他开始研究认知症,并在北京创办了认知症老年公寓,采用缓和照护和group home模式,为认知症老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关键观点2: 认知症老年公寓的建筑细节和照护压力
公寓在建筑细节上考虑到了认知症老人的视觉和空间问题,采用不同窗帘颜色帮助老人识别空间。公寓也面临着照护压力,需要专业的照护人员来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关键观点3: 老人和家属的情感需求以及认知症老人的特殊照顾方式
认知症老人依然有丰富的情感需求,需要被当作正常人一样尊重和陪伴。对于特殊需求的认知症老人,采用陪伴、音乐疗法、手工活动等方式来缓解病情,帮助他们保持社会联系和成就感。
关键观点4: 认知症老年公寓的创新措施和社会融合
公寓开设咖啡厅、酒吧和跳蚤市场等社交场所,让老人参与到社交活动中来,感受到自己依然社会的一员。同时开设“海马记忆工作坊”,让家属陪伴老人一起度过难关,延续家庭的亲情。
文章预览
▲ 点击蓝字,设为星标,以防失联 明天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数据, 目前中国已有近1700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在深度老龄化社会, 这一疾病越来越引起重视。 也有很多人正努力为这一群体提供帮助。 金恩京是一位内科医生, 2006年,她的母亲因为阿尔茨海默症过世。 当时中国的认知症照护理念, 还停留在定时给药、身体照料的阶段, 后来她前往日本、瑞典学习, 于2017年, 在北京创立了中国第一家 专门针对认知症老人的公寓, 也算是中国最特殊的公寓了。 ▲ 在这里,老人可以按照喜好布置自己的卧室,甚至把喜欢的家具、照片都放进来 ▲ 老人可以随时参与到家庭劳动里 和一般养老院不同, 这里采用“缓和照料”和“group home”的模式。 具体来说, 是要让老人感觉,依然生活在自己家, 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