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我国物流降本增效的最新进展和具体举措。通过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总体下降。文章还提到了空中货物高效“换乘”、地面铁水联运“提速”、网络货运平台精准匹配供需等具体实践。同时,也指出了未来物流降本增效仍有较大空间,并从调结构、疏堵点、促融合三个方面提出了未来发力方向和目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总体下降
近年来,我国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4%,即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从18元降至14.4元。
关键观点2: 空中货物高效“换乘”和地面铁水联运“提速”
通过“空空中转”和“海铁联运”,货物可以快速转运,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例如,湖北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空空中转”项目使得整体物流运输成本下降超20%,货物周转时间减少2—3天。宁波舟山港与欧洲之间的海铁联运也使得货物在途时间由38天缩短至26天。
关键观点3: 网络货运平台和智慧物流的发展为物流降本增效创造新可能
网络货运平台如货拉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匹配供需两侧,有效减少货主与司机之间的信息差,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此外,京东物流等公司通过整合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为超10万家企业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助力多个行业降低物流成本。
关键观点4: 未来物流降本增效的发力方向和目标
未来,物流降本增效仍有较大空间。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将从调结构、疏堵点、促融合三个方面发力,争取到2025年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望达到3000亿元。
文章预览
图为1月24日,江西赣州一物流园内,货运车辆整装待发。胡江涛摄(影像中国)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 制图:张芳曼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2024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总体保持下降态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8%下降到2023年的14.4%,即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从18元降至14.4元。 作为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关键环节,交通运输行业如何推动全社会物流成本持续下降?怎样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优势,更好助力物流降本增效?记者采访了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及多家物流企业。 空中:货物高效“换乘” 地面:铁水联运“提速” 1月19日18时,一架满载服装的全货机从越南河内落地湖北鄂州花湖国际机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