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关于高温作业津贴的规定及其相关内容。包括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条件、与防暑降温费的区别,以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的责任和保护措施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高温津贴的发放与标准
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江西高温津贴发放时间为6-9月,室外作业及高温作业劳动者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室内非高温作业劳动者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
关键观点2: 高温津贴与防暑降温费的区别
高温津贴并不等同于防暑降温费。高温津贴是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向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支付的津贴,是工资的组成部分;而防暑降温费属于企业职工福利费,支付标准由企业通过规章制度等形式确定。
关键观点3: 哪些人群不能从事高温作业
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受高温作业特殊保护,不得安排从事第三级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作业或35℃以上的高温天气室外露天作业。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调整作业岗位。
关键观点4: 用人单位的劳动保护措施
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气温调整作业时间。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时,应当停止室外露天作业。用人单位不按规定落实劳动保护措施的,劳动者可以向工会组织等寻求帮助。
关键观点5: 劳动者权益维护
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后,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者可以通过工会等组织维护自己的权益。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