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清儒学案》是徐世昌主持编纂的清代学术史著作,共208卷,对清代学术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由于多种原因,该书问世后未受到足够重视,其编纂过程也不为人所知。本文依据编纂者的信函,对《清儒学案》的编纂人员组成、过程进行了详细论证,以求对这部著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清儒学案》的内容与重要性
《清儒学案》是徐世昌主持编纂的清代学术史著作,共208卷,对清代学术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对研究清代学术史极具参考价值。
关键观点2: 编纂过程与人员组成
编纂过程长达十年,涉及主编、总纂、帮总纂、纂修、总务、校勘、督促刻书、提调、抄手与刻工等多个职位。徐世昌、夏孙桐、金兆蕃、王式通等人均有重要贡献,而张尔田因不合群退出。
关键观点3: 编纂过程中的矛盾与纷争
编纂过程中存在学案排列次序、参考文献标注法、博与精、史料采择以及张尔田引发的矛盾等问题,影响了编纂进度和作品质量。
关键观点4: 成书过程与影响
《清儒学案》的成书过程受到徐世昌急于求成的影响,留下了不少瑕疵。尽管该书长期未受到足够重视,但近年来已开始被重新认识和利用。
文章预览
《清儒学案》 中国近现代史学 《清儒学案》编纂考 刘凤强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原刊于《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3期】 摘 要: 《清儒学案》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徐世昌主持编纂的一部学案体著作,这部著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对清代二百多年学术全面而系统的总结。由于种种原因,《清儒学案》问世以后,未能引起人们重视,其编纂过程也不为人详知,本文试以编纂者信函为主要依据,对《清儒学案》编纂的人员组成、编纂过程等诸多问题一一进行论证,以求对这部著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关键词: 徐世昌;《清儒学案》;编纂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徐世昌主持编纂的《清儒学案》是继《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后又一部内容宏富的学案体著作,共208卷,包括正案179人,附案922人,诸儒68人,总计1169人。毫无疑问,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