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宁汐漫语

孩子不打不成器?

宁汐漫语  · 简书  ·  · 2019-11-30 18:15

昨天偶然翻看朋友圈,看到高中同学的一条说说,大概意思是对四岁女儿的教育问题表示困扰,女儿有时只管做自己的事情,对女儿甚至用“打骂”的方式都不起作用,希望圈友能够推荐更好的教育方法。

看到这条说说,我笑了。之所以笑,并非嘲笑,而是感同身受的“会心一笑”。当下的我,俩个宝的妈,对于3岁多的大宝,我同样也遇到一样的问题。有时大宝会沉迷于自己玩具世界,无论我在一旁怎么呼唤她,都对我不理不睬,或是拖拖拉拉。有时候还语出惊人“你不要着急嘛”,让你苦笑不得。很多时候,对她的不理睬想发火,但又担心“火候”掌控不好,给她留下心理阴影。

其实看到同学的这条说说以前,同学的朋友圈经常都是刷女儿乖巧的样子。比如,刚满四岁就能认得上千个汉字,学舞蹈、学画画、学英语、上小主持人班……都十分认真,实打实的“别人家的孩子”。相比我家大宝,我一度羡慕得不行,时常会想着,什么时候大宝也可以像“小姐姐”这么乖巧。

现在看来,每个孩子成长的阶段都是基本相似的。3-6岁的孩子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有着独特的阶段思维特点,作为父母,假如我们没有意识到这点,面对孩子自我沉迷于玩具、绘本等世界而没有及时回应我们的时候,对他们加以“打骂”,有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父母的殷切希望。而3-6岁期间,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国有句古话,“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古话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从3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就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这里的3和7只是概数,但每一位父母都应对这一阶段孩子的成长过程有所重视。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假如我们没有抓住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铸造良好的性格,那么这个阶段留下的“后遗症”将贯穿孩子的一生。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铸造孩子良好的性格呢?

首先,父母一定要用心。现如今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迫于生计忙于工作,往往忽略了自身作为父母对孩子应承担的责任,又或是完全将养育孩子的责任推卸给老人,以至于孩子的性格形成被放任自流。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作为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成长过程出现的行为习惯,对于良好行为习惯要加以赞赏和鼓励,对于不好的行为习惯要善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法加以制止,循循善诱,帮助孩子及时纠正。比如,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通过运用卡通人物和有趣的故事情节,告诉孩子平时的行为,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对的要继续发扬,错的要马上改正,如何改正。

其次,要了解性格特质。每个孩子生来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质。有的孩子生来外向,热情、渴望与人交往、喜欢别人给予肯定和赞美;有的孩子生来内向,胆小、沉闷、喜欢独处。这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就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特质,在孩子性格未成型前,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不断塑造和培养孩子的性格。比如,性格外向的孩子就会比较喜欢玩闹,可能会在一些不适当的场合毫无顾忌地大声说话,这时候我们不能盲目批评孩子,而要在肯定孩子某方面做得好的情况下,告诉他在公众场合或者不适宜大声说话的场合,要低声细语,不能影响他人。而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我们就要多鼓励和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引导他多与其他孩子交朋友,强化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

最后,要给予孩子自由。当然,这里的自由是相对的。前面我们提到,3-6岁的孩子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很多时候,他们孩子们只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只知道考虑自己的感受,这时父母的引导就很重要。比如,看电视看了很久,你要让他马上停止“看电视”的这个动作时,他可能会对你说“我还没看够呢”。这时,如果你采取强硬态度,立马把电视关掉,不让他再继续看,有可能他也会立马躺在地上打滚,哭得撕心裂肺。但是,如果你在想制止他看电视前先和他一起融入动画片情节,在互相交流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和他沟通,表达你准备要关电视的想法。假如他说还要继续看,那么你也可以答应他,但要跟他达成约定,继续看的前提是再看两分钟就要自己把电视关掉。这样,给予孩子选择的自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了解你的“底线”,就能避免更多“哭闹”和“打骂”。因此,我们在给孩子提要求时,可以适当给予他一定的自由,让他学会做选择题,要么立马做某事,要么在两分钟(这个时间可以随机)后做某事。

孩子的性格形成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而有效地铸造孩子的性格也需要每一位父母的不断努力探索。有句老话说,“不打不成器”,但是“打骂”未必能培养出成器的孩子,那我们何不如多了解孩子,换个方式爱孩子呢。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