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6氪
36氪是中国领先的新商业媒体,提供最新锐最具深度的商业报道。我们强调趋势与价值,我们的slogan是: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36氪

大模型「六小虎」里,至少两家要放弃大模型了

36氪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4-10-10 21: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从模型到应用的转变,在追赶AGI之前,AI公司面临生存压力,开始调整策略,专注于AI应用而非预训练模型。文章分析了背后的原因,包括资金短缺、算力成本压力、与OpenAI的技术差距等。同时,模型公司转向应用也是基于变现渠道的考量,因为目前大模型本身的变现渠道并不清晰。此外,开源模型的崛起也削弱了闭源模型的竞争力。一些公司开始抓住AI应用的盈利潜力,而仍在坚持预训练的厂商则在技术上寻求降本增效的方法。文章指出,放弃预训练模型并不意味着消极,反而是厂商重新思考和整合技术范式和行业资源的体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AI公司面临生存压力,从模型转向应用,专注于AI应用而非预训练模型。

随着资金短缺和算力成本的压力增大,AI公司开始调整策略,将重心转向AI应用。这是因为相比于预训练模型的高成本,AI应用更为实际和具有盈利潜力。

关键观点2: 预训练模型存在高成本和技术瓶颈问题。

预训练模型需要大量的算力和数据投入,成本高昂。同时,技术瓶颈使得模型性能提升困难,难以与OpenAI等领先企业拉开差距。

关键观点3: 开源模型的崛起对闭源模型构成挑战。

随着一系列开源模型的性能提升,闭源模型的竞争力被削弱。这使得模型厂商面临更大的压力,需要寻找新的竞争优势。

关键观点4: AI公司开始重新思考和整合技术范式和行业资源。

一些公司放弃预训练模型,转向抓住AI应用的盈利潜力。同时,仍在坚持预训练的厂商则在技术上寻求降本增效的方法。这是厂商重新思考和整合技术范式和行业资源的结果。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