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材料人

三院院士孙学良团队,再发Science!

材料人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5-10-10 09:45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固态电解质(SSEs)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的核心地位,以及不同种类固态电解质的特性。针对无机SSEs的挑战,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院士团队通过混合阴离子设计策略,开发了具有优异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性的结晶Li₃Ta₃O₄Cl₁₀(LTOC)及其衍生物。LTOC的独特晶体结构实现了理想的锂离子迁移路径,基于LTOC的固态电解质展示了关键性能,如正极兼容性、湿度稳定性等。该成果已在NCM83和LCO固态电池中得到验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固态电解质(SSEs)是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核心组件,主要包括无机、有机聚合物和混合类型。

无机SSEs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热稳定性和锂离子迁移数等优势,但硫化物基无机SSEs对水分敏感且电极兼容性差,氧化物SSEs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不足且需要高温处理。

关键观点2: 针对无机SSEs的挑战,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院士团队通过混合阴离子设计策略开发了结晶Li₃Ta₃O₄Cl₁₀(LTOC)及其衍生物。

LTOC具有优异的离子电导率(在25°C时高达13.7 mS cm⁻¹)和电化学稳定性,其结构具有混合阴离子螺旋链和连续的低能垒锂离子迁移路径。

关键观点3: LTOC的应用在全固态电池中得到验证。

基于LTOC的SSE展示了正极兼容性、湿度稳定性、锂金属兼容性、低压操作和经济可行性。在室温和低温(低至−50°C)下,基于LTOC的NCM83和LCO固态电池能够稳定运行数千次循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