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实验万事屋
文献总是乏味,科研一向无聊,“实验万事屋”旨在拯救医界同仁于寂寞无聊,每天坚持抖落科研内幕,分享实验心得,搜集科研资讯,激发您的科研兴趣,传授实用的科研方法和思路。做不做科研,从医之路大不同,在这条布满荆棘的科研道路上,我们与您一路同行。
今天看啥  ›  专栏  ›  实验万事屋

两位博士生就发了27.7分Cell大子刊!看完这大连医科大学棕榈酰化的文章,应该提倡让大家少熬夜……

实验万事屋  · 公众号  · 科研  · 2025-05-01 20:2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研究了睡眠不足(SD)对小鼠昼夜节律、肿瘤干细胞性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章发现SD会引起小鼠昼夜节律紊乱和脂肪酸氧化(FAO)异常,进而通过FAO介导的棕榈酰化影响肿瘤发生。研究过程中,通过转录组分析、模型小鼠模拟、抑制剂验证等方法,逐步深入探讨了FAO中的关键作用基因ACSL1以及其与CLOCK蛋白的相互作用在肿瘤发生中的影响。此外,还探讨了睡眠失调相关激素对肿瘤的影响,发现β内啡肽能有效抑制肿瘤增殖。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背景及目的

夏老师在PubMed上发现一篇关于FAO介导的棕榈酰化与昼夜节律失调引发肿瘤关系的文章,本文对该文章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关键观点2: 研究内容及方法

研究发现SD引起的小鼠昼夜节律紊乱会导致FAO异常。通过转录组分析、模型小鼠模拟、抑制剂验证等方法,探讨了FAO中的关键作用基因ACSL1以及其与CLOCK蛋白的相互作用在肿瘤发生中的影响。

关键观点3: 研究结果及意义

研究发现ACSL1在SD增强肿瘤细胞干性中起到关键作用,其代谢产物PA-CoA有助于增强肺癌细胞干性。此外,还发现CLOCK可调控ACSL1的转录,ACSL1可诱导CLOCK的S-棕榈酰化,从而形成正反馈通路。最后,探讨了睡眠失调相关激素对肿瘤的影响,发现β内啡肽能有效抑制肿瘤增殖。

关键观点4: 文章优点及局限性

文章从睡眠不足引发的一系列转录组变化中,抽丝剥茧找到ACSL1对于肿瘤细胞干性的贡献,思路清晰。在验证过程中虽有小瑕疵,但总体来说是一篇很不错的Cell子刊文章。


文章预览

今天讲的这篇文章其实挺有意思的,就是让大家少熬夜。这是夏老师在PubMed上冲浪的时候,看到的一篇大连医科大学发表在27.7分的Cell子刊Cell Metab上的文章,这篇文章讲的是FAO(脂肪酸氧化)介导的棕榈酰化,与昼夜节律失调引发的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 这篇文章就是通过科研的推理,将整个通路联系起来并验证的,通过假设的迭代逐步推进了整个课题,不清楚科研推理或者假设以及假设迭代的话,科研去看看《科研的推理和逻辑》、《列文虎克读文献》和《信号通路是什么鬼?》系列 )。提醒我们少熬夜,嗯,我们就来看看这篇文章吧: 首先,SD(睡眠不足)会引起昼夜节律紊乱,但昼夜节律紊乱会造成什么样的生理变化呢,于是他们对SD的小鼠,进行了转录组的分析( 下面这种热图应该能看明白吧,也就是显示各个基因在转录组中表达的趋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