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季节的花粉情况,特别是春季和秋季的主要花粉来源以及相应的花粉浓度。还提供了关于花粉症的一些小贴士,包括如何预防和处理花粉过敏的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花粉类型和浓度
本文提到了春季和秋季的主要花粉来源,如榆、杨、柳、榛(春季)和蒿属、葎草、豚草、禾本科和藜科(秋季)等,并给出了花粉浓度值对照表。
关键观点2: 花粉症的发病率和症状
本文指出秋季花粉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春季,且症状也比春季重,这提醒人们需要更加重视秋季花粉过敏的预防和处理。
关键观点3: 花粉症的预防和处理建议
本文给出了一些花粉症的预防和处理建议,包括避免外出、关好门窗、佩戴口罩和墨镜、清洗颜面和眼睛等,还提到了使用花粉阻隔剂和提前用药的建议。
文章预览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主要包含花粉:禾本科 主要包含花粉数量 1 禾本科 4粒/千平方毫米 2 藜科 2粒/千平方毫米 花粉浓度值对照表 春季主要是以榆、杨、柳、榛为主,秋季主要是以蒿属、葎草、豚草、禾本科和藜科花粉为主。秋季花粉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春季,症状也比春季重。 花粉症小贴士 1 花粉浓度较高季节,易过敏人群应尽量避免外出; 2 关好门窗,防止花粉飘进房间,可安装空气净化器; 3 外出佩戴口罩、墨镜,若外出后接触到较多过敏源,尽可能清洗颜面、眼睛、鼻腔等,建议洗头、洗澡; 4 鼻用“花粉阻隔剂”以减少花粉颗粒的吸入,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5 若已确诊花粉症,建议花粉季提前1-2周开始用药,防止出现相关症状,如已出现症状,建议尽快专病门诊就医,对症用药。 (部分图片来源于《中国北方植物花粉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