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壹心理
壹心理官微 | 关注心理公开课,每周听心理大咖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今天看啥  ›  专栏  ›  壹心理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玫瑰色回忆效应(不要去美化过去那条自己没选的路)

壹心理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5-03-18 10:56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心理学中的'玫瑰色回忆效应',即人们倾向于美化未选择的路。通过《刻舟求剑》的故事为例,说明了纠结于过去无法改变的事实只会让我们错过现在的美好。文章鼓励读者不要美化未选的路,要尊重当下和过去的选择,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和努力来让当前的选择变得正确。并推荐了一个心理倾听师培养计划,提供相关课程信息和报名指南。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玫瑰色回忆效应”介绍

人们倾向于美化未选择的路,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现象,称为“玫瑰色回忆效应”。当我们回忆过去时,大脑会不自觉地过滤掉不愉快的细节,只保留美好的瞬间。

关键观点2: 纠结于过去的负面影响

对过去的纠结不仅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还会让我们错过当下的美好。应该接受和尊重过去的选择和现状。

关键观点3: 心理学学习的意义

通过学习心理学,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获得更丰富的人生体验。甚至可以通过心理学开拓副业,实现经济自由。

关键观点4: 心理倾听师培养计划推荐

推荐了一个心理倾听师培养计划,包括课程信息、报名指南、学习过程描述和可能的效果。提供了一对一指导规划、学习体验包和倾听师潜质测评等服务。


文章预览

小时候我们读寓言故事《刻舟求剑》,讲的是战国时期,楚人在渡江时佩剑落水,他镇定地在船舷上刻下记号: “剑从此处落” 。 等到船靠岸后,他固执地按照记号下水寻剑,却怎么找不回来,反而沦为千年的笑柄。 长大后突然惊醒,我们一次次想重回过去的某个节点,找寻失去的东西,或者是未做的另一个选择,却只能一次次在原地徘徊,本身就是“刻舟求剑”。 比如: “如果当初我不选那个专业就好了。” “如果当时我话不说得那么重,也许我们的结局会圆满点吧。” “如果我没有放弃那份人人称羡的工作……” 这种对未选择道路的美化,正是心理学中的 “玫瑰色回忆效应” 在作祟。 它指的是人们回忆过去时,往往不自觉地美化那条自己没选的路,心理学上将这种认知偏差称为“玫瑰色的回忆效应”。 心理学家丹尼尔·夏克特(Daniel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