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收获
《收获》作为重要的中文期刊,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和褒奖,引领文学发展潮流,刊载小说和散文,是了解中国当代文学最好的窗口。
今天看啥  ›  专栏  ›  收获

余华旧作新编话剧《古典爱情》:“爱”的重命名

收获  · 公众号  · 文学  · 2025-04-30 20:1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余华旧作新编话剧《古典爱情》的改编情况及其戏剧效果。包括孟京辉导演对余华小说的戏剧改编,以及话剧中的叙事重组与美学转译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话剧《古典爱情》的改编情况

孟京辉导演再度改编余华小说《古典爱情》及短篇小说《鲜血梅花》,具名《古典爱情》上演。改编以余华先锋时期的创作为蓝本,通过戏剧语言的再创造,将原著的荒诞、暴力与虚无转化为舞台意象。

关键观点2: 《古典爱情》戏剧改编的特点

《古典爱情》的戏剧改编打破了余华小说原有的线性结构,形成拼贴式叙事框架,以舞台的蒙太奇调动场景。同时,通过声音、道具等舞台转译,将暴力隐喻推向感官体验的极致。

关键观点3: 话剧《古典爱情》面临的挑战和争议

有观众认为求告无门的绝望和惊悚在舞台上被放大和加强。同时,改编被质疑因追求形式实验而面临叙事断裂的危险。但作家余华对改编持开放态度,认为任何作品的改编都带有创作者自身的感受。


文章预览

余华旧作新编话剧《古典爱情》:“爱”的重命名 孟京辉话剧《古典爱情》充实余华小说戏剧改编谱系 余华小说以其冷峻的叙事、对苦难的哲学化凝视以及先锋性的语言实验,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坐标。当这些文本被搬上戏剧舞台时,戏剧对文学的改写不仅是对原著的视觉化再现,更是关于艺术本质的对话。 镜头下的余华(1993年2月摄于北京) 图自肖全摄影集《我们这一代》 继《活着》和《第七天》之后,近日,话剧导演孟京辉再度改编余华中篇小说《古典爱情》及短篇小说《鲜血梅花》,具名《古典爱情》上演。这次尝试与话剧《白鹿原》《人世间》《北上》等更贴近原著的改编路径迥异,揭示了文学改编在戏剧场域中的多重可能性。 改编以余华先锋时期的创作为蓝本,但并未止步于简单的文本移植,而是通过戏剧语言的再创造,将原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