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概述了以太坊在追求高吞吐和扩展性上面临的问题及可行的解决路径,具体介绍了“The Surge”的意义、目标、关键技术路径以及所面临的挑战。文章还阐述了如果Surge顺利落地,对Web3、DeFi、跨链、RWA、NFT、去中心化应用生态的深远意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为什么需要Surge
区块链长期面临所谓的“可扩展性三难困境”:系统不可能同时兼顾去中心化、安全性和高吞吐/可扩展性。以太坊早期尝试的方案均有权衡和不足,“The Surge”的意义在于尝试突破这三难,把扩展性、安全性、去中心化尽量平衡起来。
关键观点2: Surge的目标
以太坊在Surge阶段的几个“primary objectives”包括:L1 + L2总吞吐达到100,000+ TPS,旨在支撑全球级、亿级用户与应用;保持L1的去中心化与鲁棒性;保证至少部分L2完全继承以太坊核心属性;实现L2之间(以及L2 ↔ L1)的最大互操作性。
关键观点3: 关键技术路径
“The Surge”提出了多个具体技术/协议/机制方向,包括以Rollup为中心的道路(Rollups作为主干)、数据可用性采样(DAS)、数据压缩、更成熟/更可信的L2证明系统、跨L2及L2与L1之间的互操作性改善等。
关键观点4: 面临的挑战/风险/权衡
落实Surge路线面临不少技术挑战与制度/生态风险,如技术成熟度、L2互操作性的复杂性、节点去中心化与资源要求的权衡、长期治理/升级/兼容性问题等。
关键观点5: 对Web3/以太坊生态的深远意义
如果Surge顺利落地,将以深远影响Web3、DeFi、跨链、RWA、NFT、去中心化应用生态。以太坊将成为全球级基础设施,支持数十万TPS、大规模用户/应用、高并发交易/调用/状态更新/交互。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