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潇湘晨报

清华大学一教师遇“百万保险”骗局!近期已发生多起

潇湘晨报  · 公众号  · 湖南  · 2025-04-08 08:34
    

主要观点总结

清华大学保卫处发布通报,近期发生多起冒充客服实施的网络诈骗案件,目标为高校师生。通报介绍了诈骗手段、典型案例及防范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诈骗手段概述

诈骗分子通过电话或短信冒充平台客服,以退款、账户安全等为由,诱骗受害者提供银行账户信息或进行转账操作。常见手段包括冒充官方客服、发送钓鱼链接短信、诱导下载含木马病毒软件。

关键观点2: 典型案例

清华大学的某老师接到自称是某短视频平台客服的电话,被诱导进行疑似诈骗的操作。因对学校保卫处反诈劝阻中心的及时提醒和协助表示感谢,该事件提醒师生应加强对诈骗手段的警惕。

关键观点3: 防范建议

师生应提高警惕,不轻信来源不明的客服电话或短信,谨慎应对信息提供与转账要求。通过官方渠道咨询客服,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谨慎转账操作,强化账户安全。如遇可疑情况,应立即与学校反诈劝阻热线进行沟通核实。


文章预览

来源 | 平安清华 4月6日,清华大学保卫处发布通报: 近日,学校保卫处接到公安机关通报,有多起冒充客服实施的网络诈骗案件,目标直指高校师生群体。为切实保障我校师生的财产安全,现将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诈骗手段概述 诈骗分子常采用电话或短信的方式,假冒平台客服,以退款、账户安全等事由为幌子,诱使受害者提供银行账户信息,或者引导其进行转账操作。此类诈骗手段呈现多样化特点,具体涵盖以下几方面: 1.冒充官方客服: 诈骗分子伪装成各正规平台的官方客服人员,利用其身份骗取受害者信任。 2.发送钓鱼链接短信: 向受害者发送带有钓鱼链接的短信,一旦点击链接,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甚至造成财产损失。 3.诱导下载含木马病毒软件:  哄骗受害者下载含有木马病毒的软件,借此获取受害者手机内的隐私信息,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