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多位身处不同行业的央企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其所在的企业正在探索更多样化、更灵活的用工方式,比如设立人才池、改变劳动合同制式、调整薪酬绩效等,甚至以此变相“减员调薪”。 作者:王雅洁 封图:图虫创意 导读 壹 || 2023年,牛小奔所在的企业改变经营思路,暂停了此前对设计建筑融合人才的相应补贴。规定一出,牛小奔的同事陆续离职。 贰 || 在一家能源央企二级子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看来,工资总额的改制推行至今,已经改变了央企的铁饭碗属性,倒逼企业不断在考核和减员上绞尽脑汁。 叁 || 从首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实施的第二年(2021年)开始,一家贸易央企的人力资源明显感觉到“不减员不行了”。 2024年,牛小奔离开了工作八年的央企。 拥有双一流大学博士学位的牛小奔,毕业时曾拿到过两份offer(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