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应急响应指南》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奇安信作为核心起草单位之一,深度参与了该指南的编制工作,并提供了多项产品和服务来保障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安全。该指南对于指导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及相关部门提高安全应急响应能力,加速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的普及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实践指南》的发布背景和意义
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贯彻落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指导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做好安全应急响应工作,发布了《实践指南》。该指南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能加速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的普及落地。
关键观点2: 《实践指南》的主要内容
指南描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事件的分类、分级方法和应急响应过程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方法。界定了关键术语,将安全事件分为信息内容、数据、网络攻击等类型,依据影响程度分为四级。应急响应过程包括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总结改进四阶段。
关键观点3: 奇安信在《实践指南》中的作用和贡献
奇安信作为《实践指南》的核心起草单位之一,深度参与了该指南的编制工作。该公司密切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的主要威胁,提供多项产品与服务,包括大模型安全评估服务、大模型安全卫士等,致力于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
关键观点4: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安全问题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面临多种安全威胁,如违法信息生成、数据泄露、模型篡改等。因此,提高安全应急响应能力,确保AI的落地及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观点5: 国务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态度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强调政策法规保障,提升安全能力水平,并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这显示出政府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