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BangBang
一个生于浙江慈溪,求学于关外,蜗居过帝都,供职于杭城,现今留于余姚的青年人民教师。
今天看啥  ›  专栏  ›  GBangBang

算法趣事·初识循环

GBangBang  · 简书  ·  · 2018-09-19 21:43

算法趣事继续进行,我们会穿插着学习基础语法进行探索。代码并仅仅可以一步步来学习,更可以根据项目来主动的学习。很多大牛程序员可没有前人铺路,都是用什么学什么,一路成长探索才能更有收获。每期15分钟,有趣的编程之旅,龚老师的陪伴之旅。让你一窥编程奥秘,日有所得。加入我们一起成为有趣,有料的小小程序员吧!




一、昨日小探:


枚举法:列出问题所有的解,然后根据判断条件逐个验证对错。若满足判断条件,则问题解决。否则,问题无解。


计模式:1.分析题目,确定可解的范围。2.设计循环结构,包括循环次数和判断条件,在循环体内对可能解逐一判定,直至求出问题解。3.为了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使可能解的范围降至最小。注意,小心电脑罢工!



在昨天的课堂中,我们认识了枚举法,要通过枚举法解决问题就需要让电脑具备杀手精神——重复做某件事。既然重复做某件事,必然要用到编程世界里的一方巨头:循环结构。我们在这认识认识循环到底是什么?我们仍旧抱着不求甚解的游戏心态进行探索,只了解我们今天学的内容,把其它的生搬硬套就成。


 for循环是循环内容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格式简单明了,利于理解。我们直接来看它有哪些能耐。



再唠叨句:我们今天只学for哦!for循环的功能便是让程序控制电脑开始做一件事,那么到底是怎么控制的呢?for()括号内便是今天的重点内容,循环变量


首先观察发现for()内有三个“;”,这边另外提一句,就像写完一句话要写句号一样,编程世界写完一句话【语句】也要有个“;”,告诉电脑我这句话说完了,让我歇歇喝口水【当然,我们歇歇喝水,电脑得去执行这句话】。


第一部分:赋初值! i=0 ,代表的意思是把0赋值给i这个变量【 i 变成了循环变量】,在循环体内意思说循环从第 0 次开始。一个“;”告诉我们这句话结束了。第二部分,判断条件! “i<=10” ,意思说 “i<=10” 之前必须在循环里面工作,【你只能满18周岁后才能进出网吧! age<=18 】。接着又是“;”告诉我们这句话结束画“句号”了。第三部分,自加! “i++” ,每次 ++ ,相当于i变量的步长,每走一步加一。连起来解释便是:第一次循环从 0 开始,每循环一次,循环变量走一步加一,循环变量大于 10 【不满足判断条件】,循环结束。


循环内容便是“{}”,这个花括号内的语句。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只有简单的一句输出。输出 i 循环到多大了。右图中清晰的看到,i=0,i=1, i=2, i=3....i=10。电脑穷追不舍的问,满足条件吗?满足那我跑一圈再来问一遍,直到不满足就结束。【没满7岁?那在幼儿园读书。又一年,没满7了?那再幼儿园读书........又一年,超过7岁了!那去上小学吧,再见!】【for(i=0;i<=7;i++)】聪明的你发现了吗?循环变量 i 不仅可以当循环次数,还能做循环的内容呢!


二、小试牛刀:输出2,4, 6, 8, 10, ....., 200


小提示:1.先照搬所有的内容,抄下来。然后在for()结构中找一找规律。2.把1,2,3,4...10输出出来。3.再把循环内容改变一下,改成【cout<<"i:"<<i+1<<endl;】会怎么样?4再来找一找规律。

聪明的你搞定了没?


欢迎来到龚老师的少儿编程课堂,我来带孩子、大孩子们科普好玩有趣的编程世界。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