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电力发展迎来新突破,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越煤电,电能有望在‘十四五’末成为终端第一能源消费品种。全球能源转型大势与中国电力发展深层挑战相互交织。衡量电力大国标准除了装机容量外,还需考虑电气化普及率、技术先进性、供电可靠性以及成本和价格等多个维度。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电力发展迎来新突破,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
中国电力发展正处于新阶段,“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中国电力发展迎来新突破,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越煤电,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
关键观点2: 中国电力从“用上电”升级为“用好电”。
随着中国在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积极推进电能替代,终端电气化水平显著提高。电能有望在“十四五”末超过煤炭,成为终端第一能源消费品种。这标志着中国电力正从“用上电”升级为“用好电”,即使用清洁、可靠、智能的电力。
关键观点3: 可再生能源成为满足新增电力能源需求增长的主力。
全球能源需求加速增长,可再生能源成为满足新增电力能源需求增长的主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能源生产国,其可再生能源年度新增装机在全球的占比均在40%以上。
关键观点4: 中国电力发展面临多重挑战与机遇。
随着新能源在中国电网中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中国的电力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确保电网稳定性、实现技术整合等成为重要议题。同时,衡量“电力王国”的标尺也将不仅是发电设备的数量,更是度电碳排的数值、跨区域调度的精度以及每单位GDP背后的能源效率。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