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古人类与巨型食肉动物的互动,包括争夺腐肉和生存策略。文章提及了巨型猫科动物如老虎的威严和懒散,以及古人类在演化过程中与巨型短面鬣狗等猛兽的竞争。文章还讨论了肉类对古人类营养和生存的重要性,以及古人类如何通过杂食行为逐渐壮大,并未像某些巨型食肉动物一样走向灭绝。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巨型猫科动物的威严与懒散。
文章描述了逛动物园时见到的巨型猫科动物,如老虎,它们既有威严的一面,也有懒散可爱的一面。但在野外环境下,它们可能会展现出凶猛的一面。
关键观点2: 古人类与巨型食肉动物的竞争。
在早更新世晚期,古人类经常需要躲避巨型食肉动物如拟剑齿虎、巨颏虎和欧美洲豹等。同时,他们也会与巨型短面鬣狗等动物进行竞争。
关键观点3: 肉类对古人类的重要性。
肉类为古人类提供了重要的营养元素,包括高质量的蛋白质、脂肪、铁、锌等。食用肉类有助于古人类的大脑和身体发育。
关键观点4: 古人类的杂食行为。
古人类通过杂食行为,利用不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来补充能量,逐渐壮大,并未像巨型短面鬣狗一样走向没落。这种行为可能有助于他们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关键观点5: 从巨型肉食动物口中抢夺食物的挑战。
古人类需要从巨型肉食动物口中抢夺食物,这是一种生存难题。但现在人类虽然已经解决了食物和生存的问题,却有更多与饮食和健康有关的问题出现。
文章预览
逛动物园时,我们时常会觉得一些巨型猫科动物,例如老虎,它们富有威严,却也十分懒散可爱。不过如果它们生活在野外,恐怕此刻已经面露凶光,在低沉的咆哮中盛气凌人向你(美味的猎物)迅速扑来。而在这样的场景下,绝大多数人可能都会立即双腿发软,发出凄厉的叫声——真的想想都会被吓到。 不过回看人类的演化史上,衣不蔽体、饥肠辘辘的人族(Hominins,包括人类和我们已灭绝的近亲)和凶狠的巨型食肉动物不期而遇,这样的场景常有发生。在早更新世晚期 (late-early Pleistocene era) —— 距今约 140 万至 80 万年前的欧洲 ,古人类不仅需要经常躲开当时顶级捕食者——拟剑齿虎、巨颏虎(一种剑齿虎)和欧美洲豹(欧洲最早的豹属), 还会和巨型短面鬣狗正面对线 。 巨型短面鬣狗的身形接近拟剑齿虎,身高 1 米左右,但体长接近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