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就区域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配置等话题进行深度解析。文章主要讨论了如何把握区域产业优势与发展潜力,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布局,以及如何高效配置土地资源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区域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配置的关系
陆铭教授指出,随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完善,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已成为承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空间形态。土地资源配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基石,也步入革新的关键阶段。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2: 如何构建优势互补的城市群格局
陆铭教授提出,要培育形成具有优势互补、梯度发展的城市群格局,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高端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同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实现功能定位上的错位协同与整体效能最大化。
关键观点3: 如何科学规划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重点
陆铭教授强调,在探讨区域产业优势与发展潜力时,应树立整体板块的规划理念。在“十五五”规划中,应进一步细化板块内部的区域划分,明确中心区域与外围区域的功能定位,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同时,要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观点4: 如何高效配置土地资源
陆铭教授指出,在人口流入地区,应增加建设用地供应,重点建设适应人口增长的住房。同时,注重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和商服用地的体验感与互动性。在人口流出地区,土地资源配置要紧密结合本地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创新举措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